2017“平面設計在中國”將舉行終評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作品。
▲GDC show近日在深圳大學舉行。
25年前,一場開啟中國現代設計概念的“平面設計在中國”展在深圳舉行,它是中國首個面向全球的大型綜合性設計競賽雙年展活動,也是平面設計在中國興起的標志性展覽。之后深圳的平面設計事業蓬勃發展,并通過此展覽在國內外傳達深圳設計的精神,傳播深圳乃至中國設計的主張。目前這一設計競賽活動已經成為華人地區影響最大、水平最高,且最具權威和公正性的設計盛典。記者昨日獲悉,2017“平面設計在中國”將于10月26日~27日舉行終評。回顧發展歷程,深圳平面設計人如何通過展覽回應不同的時代主題,探討“影響中國未來的設計”?今年的展覽有何傳承和創新?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探討“影響未來的設計”
“平面設計在中國”展(也稱GDC)由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自1992年創辦,歷來以“影響中國未來的設計”為宗旨進行評審,注重體現當下設計與文化、商業、生活的互動關系,為中國未來的設計建立全新的價值標準。記者注意到,此次展覽突出“視覺傳達、時代主張、信息介質、多維呈現”的策展主題和評審主張,增加了RGB門類(包括多媒體、動畫、交互設計、新媒體創意與發展)評審團的分量,并設置了字體設計獨立評審團。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許禮賢表示,今年的評審主張是基于新時代的變遷和全媒體時代對于行業帶來的變化?!叭蚧顺焙腿襟w時代的到來,不僅影響商業和市場,影響到生活環境等各方面,還滲透到文化領域,推動科學、教育領域發展,平面設計也面臨巨大的變革。平面設計發展到現在,已經褪去了以往的光環,以新媒體、動態圖形、生活美學、環境空間圖形、文創產品等多維介質,全方位地出現在公眾視野?!痹S禮賢說,“GDC提出‘影響未來的設計’,就要面向未來。更何況當下平面設計已經超越平面范疇,平面設計師更多以藝術指導的方式介入設計中,更要在學術的高度引領未來的平面設計。”
在這屆評審中,不僅增加了RGB門類評審團的分量,還設置了字體設計獨立評審團。“平面類和RGB類一直以來都是GDC評審的兩大門類。在RGB范疇的互聯網領域,平面設計有多方面延伸。評審數量的增加回應了傳播介質的巨大改變。”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副主席宋博淵介紹,此次新增獨立的字體評審組,是基于漢字字體設計的發展趨勢以及對評審工作的重視。經過前幾屆的評審發現,歐美設計師對于漢字字體的理解不夠,評審的力量不大協調。為更體現公平和公信力,目前字體組主要由中國、日本等漢語語境的評審組成。
宋博淵進一步介紹,GDC的評審團由活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5位知名設計師組成,分別是西塚涼子(東京)、居山浩二(東京)、熊超(上海)、金英娜(首爾)、羅曉騰(香港)、伯恩·科索斯(斯德哥爾摩)、何君(北京)、全·佩恩(墨爾本)、劉永清(深圳)等。主要為40歲左右的國際知名設計師,也有30多歲的設計師,但必須是活躍在一線不斷創造設計價值,而不是只專注學術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