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經營中心頻道>藝術>焦點>

      “我在深圳圖書館修古籍”

      “我在深圳圖書館修古籍”

      分享

      上周末,這批第一期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的學生正式“畢業”了,他們亦成為深圳圖書館首批古籍保護與宣傳文化的義工

        寧愿不修,也不要輕易去修

        拆線、配紙、調糨糊、補洞、托表、隱補、噴水壓平、壓實……這些工作都是古籍修復中最基礎也是最繁瑣的部分,但卻能讓人的心情莫名地平靜下來。“在修復殘破古籍前,必須仔細審查該書的年代、裝幀形式、破損情況和紙張等。”翁曉華介紹,古籍修復的過程“因書而異”,要根據書籍具體的破損情況而制定修復方案。

        “許多人會用膠帶或普通的膠水修補損壞的書頁,其實反而加速了書籍的損壞,因為這些材料含有的化學物質往往會有不可逆的負作用,”翁曉華說,“因此我們覺得寧愿讓這本書自然地爛掉,也不要采用不當的修復材料、方法、工序,隨意地修補它。”翁曉華在談及古籍修復時的“可逆性原則”時指出,在這半年的培訓課中,諸如此類的古籍修復常識常常讓自己和其他學員“漲知識”。

        “很多人說,修復古籍看起來很簡單。”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的另一名學員張先生笑著說,“只要試一下就知道難度了,很多時候,一個小洞反而會被補成一個很大的洞。”另外,古籍修復主張“整舊如舊”,即在圖書修復時,盡可能地保持書籍部分原有特點,使經過修復的書籍,在外觀上盡量保持原貌,從而保證圖書的資料價值、文物價值不因修復而受損。所以選擇修復的紙張要跟古籍的紙張盡量保持一致,配紙的材質、顏色、厚度、韌性都要考慮進去。

        即使修一張紙,也是在修民族的歷史

        在紙張出現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書籍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竹木簡。那時的書籍還談不上裝幀與修復。當紙張作為書籍制作材料以后,書籍裝幀技術便有了很大的發展,修復技術也在裝幀技術的基礎上慢慢發展起來。關于修復古籍最早的記載,見于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雜說第三十》:“書有毀裂,酈方紙而補者,率皆攣拳,瘢瘡硬厚。瘢瘡與書有損。裂薄紙如薤葉以補織,微相入,殆無際會,自非向明舉之,略不覺補。裂若屈曲者,還須于正紙上,逐屈曲形式取而補入。若不先正元理,隨宜裂斜紙者,則令書拳縮。”從中亦可以想象到當時修復技術的細致和高超。

        據李璟介紹,深圳圖書館目前古籍館藏書量大致在3000冊左右,但由于閱覽環境等限制,暫時還無法向公眾開放。從2014年設立古籍修復室起,圖書館迄今已完成22冊、約1400頁古籍的修復工作。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個修復進程緩慢,但李璟指出,古籍修復是“急不來”的工作,時間可長可短,要根據古籍損壞的程度判斷。比如說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古籍修復培訓班的學生才共同完成了一本書的修復,這是一個需要沉下心體會的過程。而對以國學為專業的翁曉華來說,雖然古籍修復技術班的課程結束了,但對古籍的熱愛與保護卻仍在繼續:“以后我可能會繼續深入學習古籍修復的相關知識,也會繼續宣傳古籍保護觀念與常識。因為,我相信即使修一張紙,也是在修民族的歷史。”(記者 羅婉)

      [責任編輯:陳曉玲]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57 | 在线播放国产99re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AV韩国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