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賞觀音造像得大自在
      2017-12-28 09:01
      來源: 晶報

      賞觀音造像得大自在

      人工智能朗讀:

      既有獨特鎏金佛

      也有融合的佳作

      藏傳觀音造像則形象眾多,有許多變化身,常見的有四臂觀音和二十一度母,面貌會有西方人的高鼻等特征,服飾方面則常常袒露身體,手持蓮花或法器等。

      展出的“鎏金銅蓮花手菩薩像”鑄造于吐蕃分治時期,此像頭戴三花冠,頭頂結高發髻。面形長方,眉間飾白毫,相容秀美。上身掛項圈,戴臂釧手鐲,下著薄裙,腰間系寶帶,帛帶自然纏繞,形成優美流暢的密集式衣褶。右手結施與印,左手執蓮莖。軀體修長,曼妙多姿,整體風格體現了尼泊爾造像的鮮明特點,也為藏傳佛教寺院所供奉。另一尊“鎏金銅四臂觀音菩薩像”則是藏傳佛教中最為流行的觀音形象之一,整體風格體現了元代西藏夏魯造像的鮮明特點。

      有趣的是,現場展出的一尊明早期“鎏金銅蓮花手菩薩像”,既有漢傳佛教的特點,又有藏傳佛教的特點。相容莊嚴和善,體態婀娜,帔帛瓔珞,莊嚴其身,衣紋自然流暢。整體風格與青海博物館藏“明永樂款鎏金銅菩薩像”極其相似,是一尊漢藏融合的藝術佳作。

      從造像演變,看不同形象和化身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有些造像跟常見的觀音樣貌差別很大。原來,此次展出的不僅有觀音,還有漢藏兩大佛教體系中觀音的化身、本尊、眷屬等相關造像。

      黃陽興介紹,佛教諸佛菩薩造像中,觀音菩薩的不同形象和化身最為繁多。據《法華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化身。隨著佛教歷史發展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唐宋之后逐漸形成了水月觀音、楊柳觀音、送子觀音等諸多具有漢民族文化特征的藝術形象。而密教則有圣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多種形象,同時也反映了觀音菩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此次展覽,不僅反映了歷代觀音造像的演變過程,同時也展示了觀音的不同形象和化身。”黃陽興說。例如,展出的一尊“鎏金銅松贊干布像”,黃陽興表示,松贊干布是吐蕃王朝第一代贊普,因引進佛教有功,藏族人民尊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此外,觀音菩薩還有不少本尊和眷屬,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兩大重要本尊。唐宋以來,佛教又常將觀音作為主尊,文殊、普賢作為脅侍菩薩一并出現,這是中國佛教的變革與創新。比如此次展出的“銅泥金三大士像”,就是此種題材。三尊造像體態莊嚴,氣韻生動,是明代北方地區鑄造的金銅造像。

      觀音菩薩在傳播過程中,通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交流融合,也發展出一些新的眷屬,如善財童子、龍女、韋馱、白鸚鵡,這些是宋元以來佛教漢化的表現,其藝術表現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現場展出的“鎏金銅護法韋馱像”就屬此種類型,此像鑄造于明崇禎十四年,為明代宮廷御用監所造。(記者 謝晨星/文 高雷/圖)

      [編輯:陳曉玲]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 | 午夜au在线网站 | 日韩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