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相關專家表示雖然當前保險行業在參與養老金投資管理方面仍處于初期階段,但專業的養老保險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根據人社部發布的2015年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五家養老險公司受托管理規模合計達到4169.83億元,在十家受托人中占比72.7%。四家養老險公司和三家保險資管公司投資管理規模合計達到4790.7億元,在二十家投資管理人中占比達到51.7%。
據平安養老險董事長兼CEO杜永茂透露,經過十年的發展,平安養老險已經走上一條專業經營、創新發展的道路。截至2015年底,公司企業年金受托管理規模1272億,投資管理規模1326億,在國內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中保持領先。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業務統計數據(含保險、年金、資產類業務等),公司2015年銷售總規模達1800億,按規模總量進入保險行業前八大公司,獲評亞洲最佳養老險公司。
杜永茂介紹,2012-2015年,平安養老險單一計劃投資業績是市場上連續四年超越三年定存款利率的6家投資管理人之一,也是唯一達到這個目標的養老險公司。2015年在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公司整體投資收益仍達10.36%,高于市場0.48個百分點;權益類單一計劃收益率12.11%,高于市場1.61個百分點,穩居市場第六。數據顯示,平安受托下2007-2015年客戶平均投資業績13.4%,高于市場2.1個百分點。
針對2016年企業年金投資策略,平安養老險投資總監王承煒分析認為,需充分發揮長期資金的優勢,提高投資的有效性。平安的組合會盡量分散化投資,積極探索新的領域,提高組合的有效性;其次,要資產配置均衡化。具體投資策略上,核心關注利率、信用和增長等要點。
談到企業年金投資的探索與創新時,平安養老險年金總監李連仁指出,與國際上成熟的養老金投資相比,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風險偏好總體偏低,委托人風險需求與收益需求不匹配,也無法體現員工差異化的風險收益偏好。未來也可以進一步引入風險平價配置模型,并逐步嘗試個人投資選擇權。對此,平安養老險在這方面已經做好準備,“E企贏”、“好福利”分別為企業人事和員工提供了網絡端和移動端應用平臺,實現企業年金管理的移動化和自動化。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商業養老保險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對此,杜永茂指出,隨著國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現有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運作即將落地,基本養老金結余即將市場化投資運作,養老第三支柱政策將擇機出臺,養老險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平安養老險將全面投身于中國養老保障三個支柱建設,在監管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為中國養老保障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成為讓客戶放心,讓監管滿意,讓市場認同的專業養老資產管理機構。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王治超、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朱進元、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總裁徐玉長、新華社中國金融信息中心總經理葉國標、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杜永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等業內專家、學者及上百位大型企業相關負責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