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而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更是用“大有可為”來形容扶貧工作。實際上,如何實施精準扶貧,發揮金融服務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中信銀行有其獨到見解。
“國有企業要敢于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精準扶貧是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形式。”李慶萍曾如是表示。
在她看來,精準扶貧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一是扶貧對象要精準,二是項目安排要精準,三是資金使用要精準,四是執行措施要精準,五是派駐干部要精準,六是脫貧成效要精準。
10年1.2億
近年來,銀行業對金融服務薄弱領域、偏遠地區和弱勢群體,探索了不少有效做法,通過設便民服務點、開流動服務車、創新“馬背銀行”與“拎包銀行”等做法,打通邊遠地區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中信銀行通過聯合便利店,探索出移動互聯網終端、實體便利店線上線下消費與金融服務的新模式。中信銀行探索零售業務發展、精準扶貧新模式,在農村地區開展助農、幫農工作,實現精準扶貧。
“助農便民服務中心”順應了小型化、智能化、多業態的網點發展趨勢,同時有效地降低傳統自助銀行租金成本,向客戶提供家門口的金融服務,提升客戶體驗。該模式創新地通過“便利店+線上購物+社區金融服務”模式實現與社區客戶近距離接觸,方便地滿足社區客戶端金融需求,打造真正的便民金融服務。
對于扶貧工作,中信銀行一直將之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在過去的十年間,中信銀行的捐贈資金累計就超過了1.2億元。
中信銀行方面稱,2016年中信銀行加大了精準扶貧力度,具體措施重心放在了執行層面。該行每年向西藏和甘肅的極貧困地區提供600萬元定點扶貧資金,并選派得力的中層干部駐村駐點扶貧。中信銀行正在開展為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修建水渠等工作,幫助當地更好地利用水資源,增加耕地面積, 提高農畜產品產量,促進綠色產品銷售,改進原始放牧方式,恢復高原自然環境,推動當地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發展。
扶貧“遍地開花”
近年來,中信銀行持續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先后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謝通門縣、甘肅省隴南市的宕昌縣定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扶貧,向西藏、甘肅派駐扶貧干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林縣、四川省宜賓市高縣、重慶市酉陽縣等地開展定點幫扶,向當地派駐第一書記駐村駐點扶貧。
中信銀行堅持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學生,從2013年開始,中信銀行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展“中信銀行·新長城高中自強班”項目,向17個省、市、自治區的貧困地區,包括12個少數民族的貧困高中生提供學費和生活費補助,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成都、長沙、太原、南昌、哈爾濱、呼和浩特等17家分行的員工志愿者還采取寓教于樂的形式,積極開展支教活動,廣受當地師生的歡迎。近三年來,中信銀行在全國開設了17個自強班,共捐贈510萬元,資助了850名貧困高中生。
此外,基于中信集團的強大背景,中信銀行在各地的扶貧工作中往往能夠通過集團的協同平臺實現合力,能夠將扶貧觸角延伸得更廣,方式也更加多樣。(通訊員 蔡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