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暨社會責任工作表彰會”在京隆重舉行。此次,華夏銀行榮獲“2016年度社會責任最佳綠色金融獎”,這是對華夏銀行多年深耕綠色金融的再次肯定。
據了解,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工作表彰會是銀行業社會責任方面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評選活動。自2009年以來,中國銀行業協會接軌社會責任管理工作國際標準,連續9年發布《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并連續7年開展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工作評比活動。此次大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表示,銀行業要用心、走心、上心,齊心協力擔當好社會責任。
十三五”規劃正式將“發展綠色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銀行業務的同時,助力環境保護、推進綠色金融產業,也成為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之一。
在此方面,早在2001年,華夏銀行就參與了世界銀行能效援助二期工作。此后,華夏銀行還承接并成功實施了法國開發署能效與可再生能源綠色中間信貸項目和世界銀行CHEEF中國節能轉貸項目,并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就綠色信貸金融創新進行交流。
2016年6月,基于此前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成功探索,“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成功落戶華夏銀行。該項目作為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的配套項目,由華夏銀行作為國內唯一合作銀行,和世界銀行共同提供不少于等值9.2億元的資金,為京津冀區域能效、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控領域項目提供項目融資支持。
此外,華夏銀行還發起設立“碧水藍天”產業基金,主要支持京津冀地區節能減排,新能源,資源循環利用,水、土、氣污染治理,并延伸到產業鏈的上下游,通過債權和股權結合的投資模式支持環保產業項目。據了解,截止2016年末,“碧水藍天”已完成8個項目共計92.7億元的審批,實現投放33.64億元。
在助力綠色金融過程中,華夏銀行的成績也碩果累累。2016年華夏銀行大力發展以“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為主題的綠色信貸,投向綠色經濟領域貸款余額達453.5億元,比2015年增加53.87億元,增幅13.48%。同時,華夏銀行積極倡導低碳生活,努力拓展電子銀行產品和互聯網金融業務,全年電子交易折合減少碳排放74.30萬噸。
可以說,“綠色”已成為華夏銀行的發展基因之一。無論是上述的綠色金融項目,還是在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亦或是華夏銀行日常運營中,綠色無處不在。對于未來,華夏銀行表示,仍將積極踐行綠色金融,將發展“綠色信貸”作為指導全行開展信貸業務的長期戰略導向和基本準則,繼續不斷健全綠色信貸體系,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通訊員汪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