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轉賬200萬,其中50萬做短平快半年期,其余做兩年期,收款賬戶為個人……”,客戶任某聲稱“朋友”的專線投資可為其帶來至少20%的年化收益。
近日,交通銀行深圳羅湖口岸支行柜員童某在為客戶任某辦理200萬轉賬業務時,發現收款賬戶為個人,經詳細詢問,客戶聲稱“朋友”為其做專線理財,承諾將為其帶來至少20%的年華收益率,但是需要把錢匯入其“朋友賬戶”。在經過一番了解后,經辦員童某發現這與之前行里組織的高息風險案例學習時提到的風險點極為吻合。
在發現風險后,童某立即向上級主管反映情況,交行相關人員在與客戶交談中了解到,客戶任某為香港人,75歲,去年已向“朋友”賬戶投入200萬,本金還未完全收回,前兩個月才剛回籠資金85萬。交行相關人員在獲取以上信息后認為這屬于以高回報率騙取客戶資金的典型案例。“我們在發現風險后,舉了很多例子以提醒客戶不要上當受騙,但客戶不聽勸阻堅決要轉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一邊借故拖延時間,一邊立即撥打深圳市反欺詐中心電話81234567,請求警方介入處理”,交行相關工作人員說。
經警方排查,客戶要轉入的賬戶確為異常賬戶,存在高風險,在警方與交行工作人員的耐心勸導及幫助下,客戶方才恍然大悟。客戶對交行工作人員高度負責任、專業、細心地服務態度表示贊許和感謝。
“交行深圳分行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尤其強調風險意識,要求員工在為客戶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必須時刻提高警覺性,一旦發現風險要及時攔截”。據介紹,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把風險案例知識學習作為員工培訓課程重要內容,此次“高息”誘客風險事件的成功堵截與交行平時的專業訓練密不可分。作為一家國有銀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為客戶辦理業務,做好服務,同時還肩負著一份責任,要為客戶守好風險大門,保護客戶的財產安全”,交行同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