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中國太保集團主辦的保險安全認證研討會議在滬召開。來自上海市保監局、發改委、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政府部門,上海保交所、微軟中國、阿里云、微信支付、交大等機構、院校,以及同業、相關機構百余位嘉賓就安全認證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展開溝通。
中國太保集團首席數字官楊曉靈出席研討會并致辭。會上,中國太保集團介紹了目前在建的“企業級集中的安全認證”平臺,目前該產品一期已完成,提供標準的客戶身份信息數據和標準的身份認證服務,該平臺已為中國太保集團下覆蓋產壽健養的共計15個客戶端提供安全認證服務。未來,該平臺的支持范圍將拓展到所有線上的個人/企業客戶端、線下的跨機構門店系統、外部合作伙伴、以及內部涉及安全與合規的中后臺系統,為中國太保提供從線下到線上的、面向C、B、E端的全流程的安全認證服務。
2016年,信息安全行業整體收入近500億,其中,身份認證占比超過30%。預計到2022年,網絡身份認證信息安全市場規模將在此基礎上翻番。從保險行業看,由于身份認證技術可替代80%以上的人工篩查工作,最大程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提升安全性,使原先因為人工介入而打斷的業務流程得以全自助在線完成,因此發展尤為迅速。近年來,保險行業安全認證技術已經歷了從簡單認證(賬號+密碼)、到實名認證(手機號、銀行卡、提供身份證件)、到實人認證(根據生物信息確定為本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