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深度學習算法、高質量大數據和高性能計算資源日益成熟,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驟然加速,相關技術應用爆發式涌現,“智能化”技術開啟了銀行商業模式、服務創新的全新時代。
光大銀行在“綜合化、特色化、輕型化、智能化”的轉型發展建設過程中,依托科技創新實驗室機制,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的探索和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速度、精度、成本、規則細分匹配的優勢,結合銀行業務,實現對傳統銀行經營模式、業務流程、業務渠道、風險管控的變革,大幅提升該行數據處理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加主動的服務模式。
據悉,光大銀行于2011年成立科技創新實驗室,并及時驗證新技術、新概念,孵化推廣新產品,通過“創意直通、閉環運作、成果孵化”等創新措施,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發展,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統籌管理,促進其在業務層面的應用,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產品的快速落地。通過新技術和業務前線創新需求的無障礙對接,科技創新實驗室已先后培育出智能語音、生物識別、智能反欺詐、智能反洗錢等多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項目,初步形成了智能客服、智能產品、智能風控、智能營銷、智能運營等領域的技術布局,部分應用已開始在該行全面推廣應用。
在生物識別領域,早在2013年,光大銀行就引入指紋識別技術,構建指紋識別系統,在柜員登錄系統中使用指紋代替密碼輸入,提高操作效率,控制操作風險。2016年該行在現有指紋識別系統基礎上進行功能擴展,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構建統一的生物識別平臺,為該各業務系統提供生物認證接口和服務。
在智能風控領域,光大銀行已先后推出“濾鏡”、“信用卡智能進件審批”、“智能反洗錢”、“電子渠道智能反欺詐模型”等多個項目,強化業務風險管理。該行智能反洗錢項目應用后,反洗錢模型篩選準確度顯著提高。電子渠道智能反欺詐模型項目通過綜合聚類和孤立森林算法搭建無監督識別模型,同時利用疑似欺詐樣本實現了模型規則化應用,目前正在規劃制定全渠道反欺詐解決方案。
光大銀行信息科技部李璠總經理表示,未來,該行將以先進的業務應用場景為重點,將更多資源投入到人工智能技術與銀行業務的場景結合上,推出符合銀行發展需要的智能應用,實現業務智能化轉型,提升全行整體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通訊員樓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