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資訊頻道>金融>金融生活>

      機構預計:到2020年非現金支付將占全球交易的20%

      機構預計:到2020年非現金支付將占全球交易的20%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近年來,全球非現金支付取得長足發展。有機構預計,到2020年,非現金支付方式將占全球交易總規模的20%。

      近年來,全球非現金支付取得長足發展。有機構預計,到2020年,非現金支付方式將占全球交易總規模的20%——

      “輕現金社會”在“敲門”

      2017年10月底,兩家全球咨詢行業巨頭凱捷、巴黎銀行聯合發布《2017年全球支付報告》。報告顯示,全球非現金交易在2014年~2015年間增長了11.2%,創下過去10年內的最高增幅。無獨有偶,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2018年初發布的研究成果也認為,過去兩年已成為全球支付行業發展的分水嶺,預計到2020年,以電子支付為代表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將占全球交易總規模的20%。

      “輕現金社會”,正悄然到來。

      非現金支付漸成主流

      在交易“去現金化”方面,歐洲、尤其是北歐地區起步較早。

      瑞典是歐洲首個發行紙幣的國家。但如今,有形的瑞典克朗已經越來越少見。從購物、繳納賬單稅費到公共交通購票,幾乎都可以通過電子支付來完成。據路透社2月26日報道,瑞典的現金流通量已在過去10年內減半,從1120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68億元)減少到500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387億元)。目前,瑞典1600多家商業銀行中已有900多家不再提供現金服務,農村地區不再保留自動取款機,商業企業拒收現金已經合法化。2016年,瑞典現金交易數量僅占所有支付的2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75%;現金交易金額的占比更低,2015年僅為2%,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將降至0.5%。

      與瑞典同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挪威也不遑多讓。據該國工商聯合會的一份研究報告,目前83%的挪威人使用銀行卡支付,日常使用現金的人群比例只有約5%。

      再來看丹麥。2015年,87%的16歲至74歲丹麥國民使用電子支付,電子支付量占消費量的25%。值得注意的是,丹麥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推動角色。丹麥政府規定,從2016年開始,除了醫院、藥房與郵局等公共服務機構,該國多數商業店面都可以取消收銀機,只接受使用信用卡或電子支付。2017年1月,丹麥中央銀行更是宣布關閉境內全部印鈔部門,以后不再印刷和制作丹麥克朗現金(硬幣與紙幣)。

      除北歐地區外,歐洲其他國家也出現了現金使用率下降的趨勢。2016年5月,歐洲央行宣布永久停止生產500歐元鈔票,自2018年起停止發行500歐元鈔票。在歐洲主要國家當中,英國的“去現金化”力度較大。自1988年以來,英國現金支付的比率下降了14%。2014 年,英國的電子支付占比首次超過現金支付。

      不過,在現金越來越“不吃香”的歐洲,德國民眾卻顯得頗為“戀舊”。調查顯示,90%的德國受訪者表示“幾乎總是”或“經常”隨身攜帶現金,而在歐洲其他國家,這一比例為79%。其中,有84%的德國受訪者表示無法想象完全不使用現金的生活。

      新興市場引領未來趨勢

      根據《2017年全球支付報告》的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全球非現金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長10.9%,2020年將達到近7260億筆。未來全球非現金交易的上升趨勢主要由新興市場引領——新興市場19.6%的增幅將是成熟經濟體的三倍,以中國和印度為首的亞洲新興市場的非現金交易量更是預計將增長高達30.9%。報告指出,未來亞洲新興市場非現金交易的高速增長源于“手機支付和數字錢包的普及”和“信用卡的使用量激增”。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市場,2016年移動支付交易額相當于美國的11倍。而據調研公司益普索的一項問卷調查,2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出門只帶不超過100元人民幣的現金,14%的人已不再攜帶任何現金。據互聯網研究機構易觀統計,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達約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226.2%。而在僅僅數年前,這一數字還接近于零。

      2016年11月,印度總理莫迪宣布面值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作廢,同時發行新版紙幣,以打擊國內猖獗的腐敗和黑錢交易。與此同時,這一舉措也為“去現金化”在印度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推力。據印度《經濟時報》此前報道,印度國家支付公司統計了2016年4月推出的支付服務“統一支付界面(UPI)”的交易數量,發現同年11月交易數量還只有30萬筆,到2017年10月增至7700萬筆,一年內猛增了250倍以上。而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有“印度版支付寶”之稱的Paytm,去年用戶數超過2億人,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僅次于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不過,從整體來看,現金交易在印度還是占據明顯的優勢地位,非現金交易當前只占總交易量的5%。據印度《明特報》網站報道,截至2016年3月印度銀行賬戶普及率只有46%,在政策引導下,到2017年8月,新開設賬戶約有3億個,但其中四分之一因未被利用而閑置。

      “無現金”?“輕現金”!

      非現金支付的蓬勃發展,源于其為多方提供的便利。對消費者而言,減少現金的使用意味著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假鈔、搶劫、盜竊等風險。對企業來說,則可以大幅降低管理成本、節約人工開支及提升銷售業績。對政府來說,除能降低社會管理成本、打壓地下經濟及減少犯罪外,“去現金化”的最大益處還在于支付方式變革給經濟帶來的“催化劑”效應,如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就業崗位的增加以及更為繁榮的經濟。

      維薩卡公司對全球100個主要城市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大規模普及電子支付,這些城市每年的直接收益將高達4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809.75億元)。并且,“去現金化”所帶來的“催化劑”效應,將在未來15年內令這些城市的經濟擴張1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11萬億元)。

      正因如此,減少現金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時的重點考量之一。

      盡管非現金支付方式來勢洶洶且深得各方青睞,但談論所謂“無現金社會”卻還為時尚早,更暗含風險。

      2017年11月,調查了全球42個國家過去10年的現金流通水平后,美國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據舊金山聯儲統計,從2006年到2016年,調查范圍內的45個國家中,只有瑞典和挪威兩個國家的現金流通量出現了下降,在大多數國家,使用現金仍極為普遍。擁有全球最大最先進電子匯兌金融網絡的西聯匯款公司提供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全球85%的交易仍以現金進行。

      其實,即使在瑞典,也不無對“去現金化”進程過快的擔憂。瑞典央行行長2月26日在該國《每日新聞報》撰文,呼吁采取措施保護現金流通并確保支付系統仍在中央銀行掌控之中。

      有專家指出,盡管非現金支付擁有若干優勢,但在當前的法律制度與技術條件下,完全取消現金并不現實。非現金交易會全面記錄個人的支付信息,難免涉及個人隱私,其中暗含技術風險;此外,推動“去現金化”還應尊重老年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選擇權。事實上,盡管現金在未來交易中的比重將不斷降低,但即便按照最極端的經濟學假設,現金也不可能被徹底剔除。未來將是“輕現金社會”,而非“無現金社會”。

      [責任編輯:蘇曉敏]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午夜在线99精品 |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