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金融局獲悉,2017年首都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634.5億元,同比增長7%,高于GDP增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16.6%,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17.6%,繼續成為首都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與此同時,北京去年首次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排名中躋身前十,較去年同期上升16位。
據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顯示,北京以703分的綜合得分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指標指數,對全球范圍內的46個金融中心進行評價,涵蓋了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及綜合因素等五大指標。
過去一年,全球最大的銀行卡組織萬事達在京設立合資公司,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在京成立,北京首家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順利開業,全國唯一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投入運行,全國首家相互制壽險機構信美人壽獲準開業……北京在全球金融業的影響力愈發增強。
隨著“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金融要素市場改革創新步伐加快,首都金融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去年北京地區新增A股上市公司25家 ,較2016年多增8家,作為“高精尖”產業結構重要支撐的上市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總股本和總市值保持全國第一。截至2017年年末,北京地區新三板掛牌公司1618家,占全國的13.91%。
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受到私募股權投資青睞。據統計,2017年北京地區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共計完成2951起投資案例,占全國案例數的29.1%,其中已披露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為2691起,平均單筆投資金額為1.74億元,與2016年全年相比投資金額漲幅較大,增幅高達95.2%。
值得一提的是,全年北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有2188家企業獲得股權投資基金支持,占本市投資案例總數的74.1%,投資金額為4094.35億元,占本市股權投資總金額的84.1%。從全國范圍來看,北京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案例數占全國29.3%,金額占比46.4%,為助力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