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醫藥界華為"的藥明康德周二將啟動網上申購,有望成為首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公司擬發行1.042億股,申購代碼為732259,網上申購上限為3.1萬股。
小分子醫藥研發龍頭
藥明康德3月27日過會,比富士康晚了19天,不過卻趕在富士康之前率先獲得IPO批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發行價21.6元,發行市盈率22.99倍,并沒有突破目前大多數新股23倍的發行市盈率。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從藥明康德的發行市盈率來看,并沒有采取高價發行,這從側面表明監管層對獨角獸企業募資的從嚴控制,也有利于降低獨角獸A股上市的泡沫,從而消除市場對獨角獸企業上市分流大量資金的恐懼心理。
資料顯示,藥明康德是國內規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行業龍頭。在全球范圍內擁有26個研發生產基地和分支機構,客戶數量超過3000家,通過"CRO+CMO/CDMO"全產業鏈覆蓋增加客戶黏性,與全球排名前20的大型藥企及各類新藥研發機構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
從業績來看,2015年-2017年,藥明康德營業收入分別為48.83億元、61.16億元和77.65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49億元、9.75億元和12.27億元。三年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26%和88%。
上市后上漲空間較大
去年上市的基因龍頭華大基因曾經連續18個漲停,表現極其搶眼。根據統計,最近1個月上市的新股,上市后平均連板數達10個。業內普遍預計,藥明康德上市后上漲空間較大,作為首只登陸A股的獨角獸,該股上市后表現值得期待。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表示,“藥明康德不管是業績還是成長性都好于華大基因,雖然不見得會有華大基因的18個漲停,但上市后漲個兩三倍可能性較大。”
申萬宏源認為,就發行市盈率與行業市盈率比較而言,藥明康德發行價相對行業市盈率存在較大折價,預計上市后上漲空間較大。根據研報,藥明康德的中證行業PE為65.29倍。由于藥明康德以21.6元/股發行,如果在市盈率達到65.29倍時開板(約需8個連續漲停),則每中一簽可獲利近4萬元。
資料顯示,藥明康德曾于2007年8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5年12月退市。從美股退市后,藥明康德分拆為三大類業務分別上市。旗下的合全藥業2015年4月成功登陸新三板,目前市值約200億元;藥明生物于去年6月在香港上市,最新市值約750億元。根據計算,僅分拆出來的藥明生物和合全藥業兩家企業,市值已經接近千億元人民幣。
機構普遍預計,藥明康德上市后,其估值將堪比A股醫藥股市值第一的恒瑞醫藥,相關參股或關聯公司有望迎來一波交易機會。A股公司中昆藥集團、信邦制藥均通過常州平盛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參股上海金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而上海金藥為無錫藥明康德主要發起人;此外,眾生藥業與藥明康德有多項藥物研發的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