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具有市場“基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與民營企業血脈相連。多年來,在服務民營企業的過程中,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身也實現了快速發展。在部分民營企業發展遇到困難的當下,作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代表,招商銀行如何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思考方向。成立31年以來,招商銀行一直緊跟市場變化,在服務民營企業方面積累了諸多經驗。
作為第一家由企業法人出資創立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無論從基因還是從資源稟賦來講,都與民營企業天然比較親近,也一直把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作為重要的服務對象,通過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實現與民營企業共同成長。
堅定不移的戰略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首先,從戰略層面,招商銀行一直重視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2004年,招商銀行第一次戰略轉型,就明確提出把零售業務和中小企業作為重點,并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中間業務。2008年,招商銀行成立了全國首家小企業專營機構。2012年,招商銀行“二次轉型”中,進一步把“兩小”業務作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實際上,中小微企業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
2014年以來,招商銀行進一步提出“輕型銀行”和“一體兩翼”的戰略方向和定位,深入推進“二次轉型”,以交易銀行和投貸聯動等更多元化的方式,推進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升級。
為民營企業提供專業高質的金融服務
其次,在產品和服務方面,招商銀行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專業、高品質的金融服務。
成立之初,招商銀行就為客戶上門服務,提供漁民信貸。1994年,招商銀行為華為量身定制了國內第一筆買方信貸業務。
2010年,招商銀行針對創新型科技企業推出了“千鷹展翼”服務體系,創新投貸聯動服務模式,解決了輕資產、高成長性企業的資金問題,不僅為企業提供債權融資,同時也滿足了企業的股權融資需求,這些企業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
完善組織架構提供個性化服務
再次,在組織架構方面。一直以來,商業銀行都是總分支三級經營體系,對所有客戶都提供同質化的服務,難以形成專業化服務體系。我一直認為,要服務好市場化程度高、經營靈活、金融需求多的民營企業,靠銀行傳統的總分支組織架構,很難滿足客戶對金融服務創新的需求。招商銀行改進民營企業服務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組織架構不斷改革、優化的過程。
2014年以來,招商銀行加大總行直接經營力度,搭建了扁平化的服務體系,在總分行成立戰略客戶經營團隊,直接牽頭經營核心戰略客戶,形成集約化服務體系。戰略客戶不看大小,也不論出身,主要是與招行體量匹配、價值契合、可長期攜手共進的優質客戶。截至目前,總行級戰略客戶中,民營企業占比達40%,且逐年上升。各分行也建立了戰略客戶服務體系,牽頭經營了2672戶民營企業戰略客戶。
今年以來,招商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已占對公貸款的42.7%,民營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同期全行貸款增速和公司貸款增速。同時普惠金融貸款增速達到13%,遠遠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通過不斷升級民營企業服務管理模式,深圳分行將在總行指導下,采用更輕更精細的客戶管理模式,利用金融科技(FinTech)創新升級,不斷研發新的產品,為民營企業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使他們的生意做得更好更大實現共贏,加快實現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