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01月10日訊 新年伊始,外資私募便開足馬力加緊布局中國市場。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元勝投資、畢盛投資和霸菱海外投資在開年首周合計備案三只私募產品。至此,外資私募機構已經完成了28只私募產品的登記備案,投資策略涉及主動選股、債券、量化、絕對收益等多種類型。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海外成熟市場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逐步放緩,擁有更大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資管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有外資人士表示,今年還將繼續擴充投研團隊,發行更多類型產品,以奠定在中國長遠發展的基石。
從基金類型來看,這28只基金產品,涵蓋了主動選股、量化選股、絕對收益、固定收益等多種策略。實際上,每家外資機構根據自身投資風格,推出的產品也有所側重。擅長自上而下基本面選股的富達、安本標準、惠理,首發產品大多為采用做多策略的A股基金。
在這些嗅覺靈敏的全球資管巨頭看來,隨著海外成熟市場金融資產的增長速度逐步放緩,擁有更大發展潛力的中國市場已成為其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惠理基金高級基金經理羅景表示,從估值及全球市場比較來看,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已處于相對偏低的位置。(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