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3日訊 受疫情影響,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較大的內外部不確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未提GDP增長目標,將工作重心放在“六穩”“六保”上,并制定了新增900萬就業的目標。據統計,全國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人員占全部企業就業人員的比重近80%。因此,在當前環境下,金融行業更應為小微企業提供多維度、全方位的支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但在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方面,傳統信貸業務始終存在著難點、痛點。首先,小微企業的自身特點造成了在傳統授信邏輯下的先天不足。囿于小微企業自身資本實力較弱、缺乏抵押擔保的外部手段,在單一的授信上,常常因為種種原因難以符合有關要求。再者,普惠金融的成本、風險與收益的控制與平衡是一個較大挑戰。普惠金融授信的金額通常較小,但業務的流程與環節并不少,操作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如何降低操作成本、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增強普惠服務的廣泛性、保證業務的盈利性和可持續性,成為現實的問題。
如何更好地響應國家號召,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普惠金融,也成為各家銀行和理財子公司不斷探索的問題。光大理財作為首家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有益嘗試。
展優勢,財富管理守初心
普惠,首先要降門檻。今年以來,光大理財創新發行了養老主題產品——陽光金養老1號,發行陽光金12M添利幸福成長計劃等不同種類、期限的產品,受眾面廣,收益可觀。其中,發行的陽光金18M添利1號,降低了管理費率,讓利于群眾;同時還將公司的明星產品陽光金日添利、月添利的個人投資者起投金額降至1元,并攜手代銷機構正式上線“陽光碧樂活1號”,成為業內首款起投金額1分起的理財產品,正式邁入“零錢理財時代”,讓更多老百姓能夠從中受益,體現出光大理財的普惠初心。
廣撒網,小微業務批量做
在業務模式創新方面,光大理財充分借助互聯網金融的渠道優勢和大數據風控能力優勢,在滿足風控要求與既定標準下的批量入池與投資審批,最終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進行投資,既增強了在普惠金融服務上的覆蓋面和支持力度,又為小微企業提供了精準對接支持。截至2020年6月底,光大理財已同螞蟻金服、網商銀行、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等企業建立了深度的業務合作,可實現從小微企業的貸款快速投放到公司并進行債務承接與投資。疫情期間,在此模式下的累計投放項目已達50多筆,實現項目投放超過120億元,全年投放預計將達到300億元。
重創新,科技為舟解難題
“互聯網+金融”,提升金融科技的運用是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境的有效方式。作為在成立伊始就喊出“以終為始,科技為舟”的光大理財,也在不斷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該公司近期投產上線了一套創新資產管理系統,集投前、投中、投后管理功能于一體,充分進行數據挖掘,并逐步在業務生態內集成區塊鏈。未來,通過該系統將行業互聯網和金融進行融合,打通與連接供應鏈上下游,依靠數據進行風險判別,實現快速、高效、精準的資金投放,將進一步提升光大理財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發展普惠金融,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助力與支持是一個常思常新、常做常新的課題。光大理財將始終保持支持小微、發展普惠、助力民生、服務實體的決心與熱情,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普惠金融中劃出一抹靚麗的“光大色彩”。(樓蓉 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