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保護糧食安全成為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太平財險作為保險央企,堅持在服務“六穩”“六保”大局中開創發展新局面,在擔當央企職責、落實國家戰略要求中積極布局農業保險,當好保障糧食安全的太平衛士。
“保”糧食價格助推產糧積極性
糧食作物收入保險能夠有效保障土地經營的穩定性,對推動土地流轉,加快土地集約化經營和保障村集體與農戶收益起到積極作用。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太平財險繼續擴大農業社會化經營主體收入保險試點,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小麥收入保險承保畝數4143畝,為文登區小麥提供收入保障248.5萬元;完成春玉米收入保險承保畝數75770畝,為文登區春玉米提供收入保障2121.5萬元。
目標價格保險同樣能為農戶撐起價格“保護傘”,是降低農作物價格風險的兜底機制,使其不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2016年以來,太平財險在滕州等地區主動對接當地農業發展需求,大力發展涵蓋馬鈴薯、花生、玉米、小麥、牲畜養殖等板塊的目標價格保險。2020年滕州發改局發布了春季馬鈴薯銷售價格,銷售價格低于預期價格,太平財險快速啟動理賠流程,快速支付220余萬元保險理賠金額,切實為投保農戶抵御了種植風險,保障其經濟收入不因馬鈴薯價格走低而下降。
穩產提質“保”供港糧食供應
對于內地企業而言,“供港”二字似乎成了高品質的象征,有了“供港”品質的保證,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可賣個“好價錢”。高投入帶來的高回報讓更多的農業生產經營者把目光投向了供港。但面對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在自然災害的面前,高投入也讓很多的生產經營者血本無歸,失去恢復再生產的能力。在廣東,太平財險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合作,就如何發揮農業保險的效應,保障“菜籃子”工程的穩產保供和提標、擴面、增品目標的實現,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經過對梅州柚果種植大縣的調研,太平財險結合理數據科學合理厘定費率、設定保額及賠付方案,相對于傳統種植險的保障程度低、查勘定損難、責任界限不明確、必須成災有損才賠付的劣勢,創新指數類產品保障高、責任清晰明確、不必等災等損,索賠手續簡便,鼓勵農戶變災后損失為災前防損,雙向保障農戶利益,不僅增強了供港基地和生產經營者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供港農副產品保險的保障程度,也為精準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貢獻了“太平力量”。
科技助農 安心產糧有保障
太平財險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和“e農保”兩個線上服務工具,以科技賦能為抓手,以互聯網技術為平臺,全力為廣大農戶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遠程農險應急服務。在山東省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潮水鎮中營村,養殖戶王新軍在太平財險投保的政策性育肥豬因突發疾病死亡兩頭。報案后太平財險農險專員通過電話遠程指導、線上快速審核,四小時內完成全部理賠流程。
農險無人機查勘也是太平財險推行農險“科技+創新”模式后業務線上化取得的一大突破,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作業方式中對農作物受災面積厘定、大面積受災下的精準查勘難、定損理賠難等難題。今年4月,太平財險再次利用無人機對宜昌枝江肖家橋村的小麥開展查勘工作,以科技為抓手,精準承保,精準理賠,為農戶安心產糧吃下“定心丸”。太平財險已連續三年承保湖北省農業大災保險業務,三年來累計為全省3.8萬余戶小麥種植戶提供風險保障1.06億元。(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