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公募基金規模與業績齊飛,在全球排名躍升。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最新披露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81萬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和澳大利亞,成為亞太地區第一。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總規模為63.1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8.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占據近半壁江山,規模為29.3萬億美元;歐洲、亞太地區的規模分別為21.8萬億美元、8.8萬億美元。
從全球排名來看,開放式基金規模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為美國、盧森堡、愛爾蘭、德國、中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加拿大。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我國開放式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超越澳大利亞、日本,位居亞太地區第一。
排名實現質的提升的背后是我國公募基金認可度的不斷提高,從過去小眾的投資產品走入大眾視野。去年我國公募基金展現了強大的賺錢效應,主動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超過50%,基金也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頻頻登上社交平臺的熱搜榜。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借基入市,去年公募基金發行規模超過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基金發行規模已超過1.2萬億元。受春節長假后震蕩行情影響,基金發行有所降溫,但明星基金經理依然展現出較為強大的吸金效應。
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表示,隨著零售財富市場的高速增長、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提速以及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公募基金行業持續高速增長勢不可擋。
興證全球基金總經理莊園芳也深有同感:“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巨大的藍海,面臨的仍然是一個增量市場而非存量市場,還遠沒有達到博弈競爭的階段。公募行業有20余年的發展歷史,但只是一個起步,未來前景仍然非常廣闊?!?/p>
隨著張坤、劉彥春等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明星基金管理人出現,如何管理好更大規模的資產,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個挑戰。
在莊園芳看來,基金公司必須在單只基金的管理規模上有所突破,如果管理不好單只大規模的基金,基金公司的發展一定會受到極大制約。中國財富管理的需求增長這么快,如果單只基金規模總是停留在10億元到20億元,就跟不上客戶的需求。
竇玉明認為,只有建立在長線基本面理念基礎上的投資策略才能管理好更大規模的資金,并取得良好的長期投資回報,因為這類策略的主要收益來源是分享企業創造的價值?!坝蛇@一理念衍生而來的投資策略不依賴于零和博弈,根植于中國甚至全球的優秀企業,能夠承載更大的資金量。以中歐基金為例,我們構建了一整套標準化、系統化、工業化的投研流程,以輸出可持續的規模化生產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