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1年7月1日訊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也是最偉大的書寫者。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這是浩蕩歷史長河里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時代坐標,注定將留下極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記,必定會煥發出精彩而又絢爛的光芒。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是深圳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發展最根本的經驗總結,是通往“深圳奇跡”的關鍵密鑰,是驅動深圳破浪前行的“紅色引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深圳經濟特區的第一批“拓荒牛”,以深圳中行為代表的金融先行者,始終堅守金融報國的初心,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扎根深圳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以金融服務國家戰略、實體經濟和民生保障作為安身之本、立業之基,堅定扛起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政治責任。
勇擔使命,砥礪前行。深圳中行堅定不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將自身發展壯大放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加以審視,置于“雙區”建設的宏大格局中進行謀劃,嵌入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全局里全力推進,勇當建設全球一流現代銀行集團的排頭兵,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獻禮。
堅持黨建引領 讓“黨建紅心”與“業務匠心”交相輝映
中有信仰,發展有力量。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光榮傳統、力量所在。中國特色的國有銀行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中,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經營實踐中,確保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在發展“高速路”上不跑神、不跑偏。
從最初的52名創業者,21名黨員,發展到現在近6000名員工,逾3000名黨員,深圳中行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通過抓黨建促發展、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深圳中行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垂范表率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力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努力實現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中行紅”在深圳這片熱土上留下了鮮明的印記。
堅持守根鑄魂,旗幟鮮明強化政治統領。深圳中行黨委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行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主動服務好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深圳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金融動力。開啟新征程,深圳中行堅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深悟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中央有要求、總行有部署、馬上見行動。
堅持培元固本,持續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基層黨組織是事業發展的基石。深圳中行從成立之日起,始終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發揮在哪里。目前,全行現有黨員3013名,基層黨組織307個,實現網點獨立設置黨支部覆蓋率100%,網點黨員覆蓋率100%、網點負責人是黨員比例95%,推動形成“強基層、強普通黨員、強社會影響力”的黨建新局面,黨員成為攻堅克難的主力軍,黨組織成為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堅持黨建共建,探索基層黨建創新模式。深圳中行既堅持做實黨建規定動作,也主動做優黨建特色動作。大力踐行“共享、共建、共擔當”理念,與企業客戶黨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黨建共建活動,引領銀企合作新模式,共同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持續挖掘黨建工作新手段,以中行自主打造的“復興壹號”智慧黨建平臺為抓手,不斷增強自身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并進一步加大外部推廣力度,增強黨建工作的時代感和科技感,讓基層黨建插上智慧的翅膀;探索黨建工作新形式,舉辦主題音樂黨課,增強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僅2020年,深圳中行就累計與上千家單位開展“黨建共建”和“廉潔伙伴”活動。目前,深圳中行黨建共建的朋友圈仍在不斷擴大,黨建共建的邊界也在不斷延伸,基層黨建的內涵還在不斷深化。
黨建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堅定不移搞好黨建,“黨建紅心”與“業務匠心”交相輝映,必將照亮深圳中行發展的美好前景,為全行及深圳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
心懷“國之大者” 把好助力“雙區”建設“方向盤”
從當年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到現在唯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同階段承擔的使命在升級,但一以貫之的是為黨和國家事業開路探路的崇高使命,始終不變的是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辟新局的歷史擔當。
與國家戰略同頻,與時俱進有力量;與實體經濟共生,向上生長有滋養。與深圳經濟特區同成長、共奮進的深圳中行,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深圳肩負的每一個重大戰略任務面前,服務從未缺席,擔當始終“在場”。
當前,深圳進入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這也是深圳中行的黃金發展期,是對深圳中行服務國家大局、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水平的一次檢驗。
踐行國家戰略,爭做助力“雙區”建設的金融排頭兵。時代命題在前,深圳中行沉著應答。《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后不久,2018年中國銀行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深圳中行敏捷行動,同步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建設,在服務大灣區支付、融資等領域先行先試;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印發兩個星期后,深圳中行先行提出服務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25條63項舉措,隨后中國銀行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為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2020年,四部委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深圳中行快速響應,提出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2項舉措。發力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深圳及周邊城市地鐵軌道和城際高鐵建設等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全力支持深圳推動全市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將東進中的深汕特別合作區、南聯中的深港河套地區、北拓中的光明科學城等,納入政策、人才、資金的重點傾斜區域;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提高制造業貸款比重,優先支持高帶動、高質量制造業客戶和項目投放……深圳中行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以金融之筆描繪“雙區”建設美好藍圖。
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民營經濟和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中小微企業是實體經濟持續發展的活力之源。深圳是民營經濟的沃土,中小微企業數量超過200萬家。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大量中小微企業的共同鑄就。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是深圳中行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深圳中行按照國家層面“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的要求,成立中小企業業務專營部門,著力通過專業化經營,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水平,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圍繞深圳打造科創高地的目標,成立科創金融與綜合經營部,為科創企業定制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聚焦深圳5G產業發展需求,推出全國首個“5G貸”創新業務,為5G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流程專屬金融服務……緊貼深圳經濟發展脈搏,深圳中行不斷創新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每一步都在詮釋著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的社會責任。截至目前,深圳中行服務的普惠金融小微企業已超1.6萬戶,它們在金融活水的精準澆灌下向陽而生,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已近500億元。
做強跨境金融,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奮發有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是全國經濟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從1978年銜獨家經營外匯業務使命而生,到深度參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和“一帶一路”建設,再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長袖善舞,跨境金融已成為深圳中行的金字招牌,助力千千萬萬深圳企業走向世界,推動深圳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深圳中行密集出臺一系列支持舉措,借助線上手段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交易便利化,全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金融支持。開啟新征程,深圳中行將充分發揮全球跨境金融服務商的優勢,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披荊斬棘。
以人民為中心 以優質金融服務智繪美好新生活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百年黨史,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光輝歷史。從經濟特區到先行示范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閃耀在深圳改革發展的時代答卷上。
第一家實現通存通兌,完成國內金融業從手工記賬向電腦化操作的革命性跨越;第一臺自動柜員機,吹響了科技興行的戰略號角;第一張信用卡,開啟了深圳市民百姓的新金融生活;第一個理財中心,提升了深圳市民百姓的高端體驗;首筆“大灣區開戶易”,讓大灣區跨城生活更加便利……創新個人金融服務,為民、便民、惠民、利民,彰顯了深圳中行的發展底色。
隨著“雙區”建設的全面鋪開、縱深推進,深圳中行將加快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繼續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標桿增添新的厚度與溫度。
發揮特色優勢,讓智慧服務“觸手可及”。作為深圳唯一一家集金融社保卡、住房公積金卡、義工卡、工會卡四項發卡資格于一身的銀行,深圳中行的金融服務覆蓋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來,借助深圳科技創新的先發優勢,深圳中行以便捷為核心,全力打造線上化、數字化、場景化、智能化的個人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從金融場景切入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豐富金融產品、改善服務環境,以優質金融服務智繪美好新生活。近年來,深圳中行應時推出“中銀在家”微信小程序服務平臺,累計注冊用戶超18萬戶,發生業務超9萬筆,讓便捷服務更加“觸手可及”;作為首批參與數字人民幣的試點銀行,深入結合地域特點,充分發揮國際化、多元化經營優勢,場景營銷屢創全國之先,在深圳3次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中為中簽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受理環境。
推進場景賦能,讓場景服務“隨處即達”。銀政場景模式銳意創新,首家推出“政銀e站”,提供200余項惠企便民服務,打造“政務+金融”一站式綜合服務體驗,助力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營商環境的優化;銀發場景建設大力推進,聯合深圳市民政局發布《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專屬金融服務方案》,首家推出個人銀發貸產品,優化手機銀行銀發專區功能,推進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建設,為銀發人群提供有溫度、無障礙、特色化的金融服務;教育場景服務持續深化,與十余家學校開展智慧校園合作,初步搭建“管理+監管”教育場景平臺;醫療場景服務不斷拓展,持續為醫院提供“移動互聯網線上+線下自助就診系統”個性化方案設計,改造醫院的人工收費窗口,為患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就診及院內繳費模式……在一個個服務場景的“開疆拓土”中,深圳中行將為增進民生福祉、創造美好生活添薪加火。
強化責任擔當 扛起“融通世界造福社會”使命
作為中國連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金融企業,中國銀行見證并參與了中華民族從苦難中崛起并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始終與黨和國家命運同頻共振。從百余年前“為社會謀福利,為國家求富強”的理想胸懷,到如今“融通世界造福社會”的使命擔當,中國銀行始終把自身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持續為國家、客戶、員工、環境與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關鍵時刻聽指揮、拉得出,危急關頭沖得上、打得贏,是國有大行應有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也是深圳中行的責任所系與主動擔當。
風卷紅旗過大關,脫貧攻堅交答卷。脫貧攻堅,是國有大行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2016年5月,深圳中行響應號召、盡銳出戰,啟動對口河源市江東新區臨江鎮南部桂林村精準扶貧工作,并在當地駐扎工作隊。對口幫扶期間,深圳中行駐村工作隊深入村民家中,依據貧困戶家庭及個人的生產生活情況制定幫扶計劃,堅持“一戶一策”,決不落下一個貧困群眾;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資源優勢和特色,持續加大金融扶貧投入,為桂林村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產業“造血”、教育“扶智”、醫療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桂林村在2019年底率先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面出列,被評定為對口幫扶工作示范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深圳中行也被評為“深圳市優秀幫扶單位”。2020年,扶貧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桂林村有勞動力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5971元躍升至20239元,村集體年穩定收入從2萬元提高到75萬元。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馬不解鞍連續戰,又披戎裝起征程。深圳中行將握緊歷史的接力棒,爭當偉大脫貧攻堅精神的踐行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拓者,加大“引資”“引技”“引智”力度,聚焦特色產業項目、民生突出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精準安排資金,精準實施項目,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繼續貢獻力量。
驚濤駭浪顯砥柱,大戰大考當先鋒。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在全民戰疫的關鍵時刻,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面對疫情大戰大考,深圳中行全行員工始終保持“戰疫”狀態,堅守陣地、敏捷反應,確保專業金融服務不斷檔;深圳中行黨委切實扛起全員戰疫主體責任,及時向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發出倡議書,組織全行黨員及青年員工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堅守金融抗疫第一線;業務部門迅速集結,緊急出臺業務方案,制定精準“戰疫舉措”,第一時間推出“抗疫貸”“戰疫人才貸”“信新貸”“復工貸”多種專項定制產品,為企業戰疫和復工復產提供了百億級的資金支持;積極落實為困難市場主體紓困政策,提供“無還本續貸”“延期還本付息”和“暫緩還款”服務,幫助企業緩解暫時經營或資金周轉困難……深圳中行廣大黨員干部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金融“戰疫”見真功,組合出拳見實效,有效滿足了企業與群眾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疫情大考中沉著書寫金融答卷。
綠色金融加速跑,綠色發展顯擔當。綠色發展是融通世界、造福社會的美好愿景的題中之義,是新發展理念的關鍵維度,是踐行“十四五”規劃的重要課題,是矢志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深圳的必然選擇。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從八十年代作為大亞灣核電站項目在國內的唯一融資合作銀行,到九十年代深圳地鐵軌道交通一期工程建設,再到2014年成為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唯一的外匯業務合作銀行,深圳中行一直在綠色金融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已成為深圳綠色發展隊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在今年3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正式實施后,深圳中行在綠色金融道路上的奔跑再次加速:設立綠色金融特色機構,成為深圳市綠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促成深高速綠色公司債券的簿記發行。同時,深圳中行將綠色金融納入發展規劃,加快綠色信貸業務結構調整,將綠色信貸與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一并納入服務實體經濟重點領域貸款,大幅增加綠色信貸的考核權重。截至2020年末,深圳中行綠色信貸余額較年初增長26.1%,比該行公司信貸增速高出13.71個百分點。把握大勢,加大作為,深圳中行將積極參與深圳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試點,推動深圳綠色金融向縱深發展,以金融力量守護綠水青山,助力深圳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征程中持續先行領跑。
同心而動趨萬仞,聚力生輝向百年。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光榮的使命在前方召喚,壯闊的征程在腳下鋪展。秉持服務國家發展、實體經濟、社會民生的路線脈絡,深圳中行將高擎鮮紅黨旗、植根深圳沃土、聚焦主責主業,強化戰略定力、做實金融服務、激發內生動力,勇當新時代“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在“雙區”建設逶迤磅礴的畫卷上,奮筆書寫新的金融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