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1日訊 (通訊員 梁歆梧)8月1日,第一屆數字普惠金融100人論壇在青島召開,民生銀行副行長陳瓊應邀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
陳瓊在題為《民生硬“核”科技,推進普惠金融服務升級》的演講中表示,新技術正在重塑產業鏈和供應鏈,并深刻影響著經濟金融的運行模式。科技創新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器”,正在加速實現客戶需求和金融資源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完美適配。作為中國金融改革試驗田,民生銀行緊緊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理念,秉承“服務大眾、情系民生”的使命,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打造硬“核”科技,推進普惠金融。
演講中,陳瓊分享了民生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實踐。一是搶抓機遇,整體推進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時代用戶與銀行的溝通“觸點”更多,用戶需求也更多樣性、個性化。民生銀行正通過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實體經濟服務質效,重點推進數字普惠金融。二是敏捷開放,打造科技金融競爭力。在技術創新方面,民生銀行全面深化技術架構轉型,大力發展分布式、基礎技術平臺等自研技術體系建設,積極推動集團生態云能力建設,建成了“全分布式”企業級架構;在數據賦能方面,通過“業務中臺+數據中臺+AI中臺”,相互打通,協同賦能,實現“業務+數據+智能”的閉環數字化風控和數字化運營;在網絡安全、生產安全保障方面,民生銀行強化信息安全管理,部署集團統一的安全防護策略,積極穩妥地運用新技術手段,從銀行、客戶、網絡環境多個層面,逐一消除安全隱患。三是用心服務,金融服務更普惠更智慧。民生銀行按照“科技引領、數字民生”的戰略愿景,打造“智慧銀行”和“生態銀行”,提出了“仿生金融服務(BioFaaS)”,讓金融服務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個性化地觸達客戶、服務客戶。通過升級產品服務、升級渠道經營、升級商業模式,重點實現業務下沉、客群下沉、服務下沉。民生銀行融合推進普惠金融、小微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發展,以“交易+數據”為核心,應用稅務數據、海關數據、發票數據、資產數據、信用數據、風險數據打通產融鏈條,提供大中小微一體化服務;通過遠程銀行打造“遠程柜員”,從遠程咨詢到業務辦理,從多媒體客服到金融助手;應用八類新興主流技術,建設智慧銀行體驗店,為客戶提供全觸點感知、全旅程陪同、全服務連通的新生態金融服務;率先推出5G手機銀行、手機銀行至簡版、手機銀行播客廳、網上銀行、微信銀行等線上平臺,業內首家推出“民生鍵盤銀行”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豐富多樣的移動金融服務;開放銀行豐富非金融生態,開發標準統一、交叉協同的跨板塊組合場景,推出“民生云?代賬”、“民生云?人力”、“民生云?貨運”等行業服務方案;構建生態平臺,加強與第三方生態場景的鏈接,大力推廣快易貸、鏈式錢包、云錢包等核心產品。
陳瓊表示,民生銀行將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積極運用新技術,升級新服務,破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滿足大中小微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綜合金融服務需求,以普惠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