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1年11月21日訊(記者 朱琳 通訊員 黃璜)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首批“跨境理財通”試點業務正式落地。作為首批獲準參與業務試點的銀行之一,深圳中行在業務啟動的當天成功落地首筆“北向通”業務和“南向通”業務,助力大灣區居民第一時間通過這一跨境投資機制把握財富機遇。
一個月過去,首月成績如何?近日,深圳中行發布“跨境理財通”落地首月業務情況通報,并為市民送上更多跨境理財通產品資訊“禮包”。
助力近2500人嘗鮮“跨境理財通”業務
深圳中行首月成績亮眼
據數據統計,近一個月來,通過深圳中行辦理“南向通”和“北向通”賬戶的個人投資者將近2500人。據了解,在深圳地區參與“北向通”投資的港澳居民中有將近七成客戶有意向選擇深圳中行作為內地代銷銀行。
“這與深圳中行依托的中銀集團全球化優勢分不開。”該行營業部理財經理解釋稱。據介紹,目前參與跨境理財通的投資者須同時指定一個投資賬戶和一個匯款賬戶,以‘北向通’為例,港澳投資者需要選擇一家內地的銀行指定一個個人投資賬戶,并與該內地銀行合作的港澳銀行指定一個匯款賬戶,理財資金則通過匯款賬戶匯到內地的投資賬戶進行投資。“集團內的中銀香港扎根香港數十年,在跨境金融服務和人民幣領域具有豐富經驗,服務香港居民客戶規模大,深圳中行與中銀香港通力合作,可充分發揮集團優勢。”該行理財經理補充道。
考慮到當下灣區投資者跨境往來的不便,深圳中行在人力、設施、系統、產品及服務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深圳中行精選轄內40家跨境特色網點作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受理行提供開戶等服務,保障業務辦理流程便捷高效。成功開戶后,客戶就能夠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數字化移動服務平臺,隨時隨地進行跨境投資、管理資產配置。
“真的很方便,手機上就能操作。”剛辦理完跨境理財通匯款的劉先生,對深圳中行的服務贊不絕口。在進行匯款操作時,無需自主填寫姓名、境內外綁定賬戶等信息,系統均自動回顯,只需要簡單填寫匯款金額等信息,資金便可以即時匯入綁定的港澳合作銀行投資專戶,即可順利購買投資產品。
產品貨架豐富
多元配置共享灣區發展紅利
通過“跨境理財通”,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可以買到哪些產品呢?根據相關規定,目前“北向通”與“南向通”推出產品均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深圳中行及其港澳合作銀行根據“北向通”“南向通”不同的監管要求和產品屬性,分別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化、合規的理財產品,以滿足區內居民的跨境投資需求。
北向通產品方面。根據監管政策,跨境理財通“北向通”產品包括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理財產品限定為內地理財公司發行的R1至R3風險等級的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公募理財產品(現金管理類產品除外),公募基金產品限定為R3及以下的基金。
據了解,中國銀行采取秉持優中優選的原則,聯合10余家合作公司,精選百余只基金和理財產品,提供豐富、完整的產品體系。產品以R2和R3產品為主,基金產品類型包括貨幣類、固收類、混合類、權益類,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為固收類,期限涵蓋日、周、月、季、年及更長期限,推出跨境理財通專屬理財產品,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需求,突出中行甄選差異化和投資類產品平臺化。
發揮跨境金融優勢
服務大灣區融合發展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內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諸多便利政策的出臺,粵港澳三地的融合發展正在不斷深化,灣區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也隨之迅速提升。
除了為大灣區居民參與“跨境理財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一直以來,深圳中行憑借中國銀行在跨境金融領域的深耕百年的領先實力,充分發揮“跨境、跨業、跨界”的綜合經營優勢,全力支持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在大灣區金融服務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深入,2019年該行率先推出深港通注冊易等業務,隨即一系列關于便利化薪酬管理產品、跨境特色網點服務、尊享跨境非金融服務權益等創新舉措同步跟進,將境外人士在灣區生活的消費支付、薪酬管理、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需求全面覆蓋,極大地提升了灣區居民跨境金融往來的便利。在深圳中行等金融機構的創新實踐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宜居宜業的美好藍圖漸入佳境。
如今,中行已組建了覆蓋粵港澳三地的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直接投資、基金管理等業務在內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在服務大灣區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方面具備較好優勢。
借著“跨境理財通”這股東風,深圳中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全方位做好“中銀跨境理財通”業務的各項服務工作,通過集團內聯動協作,依托中行便捷網絡、綜合服務、優質產品、豐富經驗等方面的優勢,為大灣區市民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為粵澳港大灣區互聯互通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