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備受矚目的威爾第歌劇《阿依達》于9月8日始在廣州連演三晚。廣州大劇院打造的這部《阿依達》采用由澤菲雷里執導、于2006年12月10日在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首演的版本。通過傳統意大利歌劇當中鶯歌燕舞的華麗場景,我們得以一窺古埃及文明的金碧輝煌、絢爛多姿。
寫得最傳神者莫過于高濂的《四時調攝箋》里《滿家巷賞桂花》一文。桂花最盛處,惟兩山龍井為多,而地名滿家巷者,其林若墉若櫛,一村以市花為業,各省取給于此。高誦芬老人寫景自然比不上高濂文筆高致,但寫女傭煮栗子一幕卻是生動無比,可抵思鄉之苦。
鄒小姐注冊了個網絡平臺的賬號,每天趴電腦上編輯上傳內容,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在網上扒拉圖片配圖。意義出現了,在西雅圖讀高中的侄子暑假回來,跟姑姑聊天時,鄒小姐手賤,忍不住打開APP看流量。
離開歐洲一個多月了,有個晚上的畫面常常想起來,有點像部歐洲獨立電影,祥和畫面背后,人物關系糾纏,一籌莫展,安之若素。男主人曼斯是當娜媽媽的表妹的前夫,聽著雖然亂乎,跟我不怎么想摻和的那個家族倒是沒有法律關系了。
大伯是不會加入微信微博群的,這次見面,他掏出一張打印紙給大伙看,讀了上面的東西好搞笑:馬上就有4個人盯上我了:兩個警察,一個精神分析醫生,一個心理分析醫生…… 我們笑完之后,個別有想說服大伯的,可大伯是不能被說服的。
第四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9月7日在西安開幕,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藝術家的千余件優秀作品進行了集中展示。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分國際美術作品展、國內美術作品展、書法篆刻作品展、攝影作品展以及“絲路—東西文化旅程的想象”展五部分。
曾獲2011年深港生活大獎年度藝文獎的《鄉土曲藝進深圳》項目再次啟動,將于9月11日啟程前往西藏林芝市,開始第十一次的探尋之旅。“鄉土曲藝進深圳”活動是由深圳市宣傳文化發展基金支持,深圳市紫苑文化有限公司組織策劃的公益活動,目前已經持續了11年。
白露首先是一種液體,其次才是一個節氣。遺憾的是,到了今天,除了農人、秋蟬和螞蟻,鮮少有人對露珠感興趣了,很多年輕人甚至都沒見過它的真實面目。相比于自然之物,作為節氣,白露則有著更為豐富的含義。
幾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謝爾《啟蒙與出版——蘇格蘭作家和十八世紀英國、愛爾蘭、美國的出版商》一書中,談到十八世紀西方人對于書籍開本的認識,其中許多故事很有趣味和意義。
很怕讀那些關于故鄉的文章,無論怎么寫,怎么懷戀,最后的立意常常落腳在:我回到故鄉,已不是舊時模樣。故鄉就像被孫悟空點了個定身法,或者是被白展堂使用了葵花點穴手。那些當年還是懵懂少年,如今只會喝茶懷舊的人,是不是也不愿意看到故鄉的變化,他只是希望在漲潮的傍晚,坐在海灘邊上看夕陽。
順南明河下,岸沚相望,云樹繞堤,仿有畫者,遠望甲秀樓以畫,盛贊曰:畫可勝景也。行五里,間至一橋,橋上有樓,石銘于焉,曰“先時貴州未習教化,鮮有入仕者,鄉賢疾之,籌資修樓,名之‘甲秀樓’,科甲登第意也”。
沙埂上,叢叢開得正艷的地黃,鋪展寬厚的綠葉,高挑著長莖上的朵朵管狀紅花,隨風搖曳。不止地黃,我們這些村里瘋跑滾大的孩子,對自然的慷慨饋贈,有著根植血脈、烙印腦際的深厚情感。
聽了出租車司機的建議,在澳門的第二天晚上我們去三盞燈覓美食。澳門老城區跟香港頗為相似,道路狹窄干凈,老房子或西式建筑一幢連著一幢,小店一間連著一間,密密麻麻卻又各具特色。
姥姥家所在的那條街東邊有個廢棄的院子,院墻基本倒掉了,里面有棵大的青皮無花果樹,我和表哥常常去那里轉悠。無花果的吃法也很多,甚至沒有熟透的果子,也可以上鍋蒸熟,再晾干,做成紅薯干一樣的果脯。
愛惜羽毛,希望給人好印象,留下好名聲,這本是人之常情,是社會向上、向善的需要,值得鼓勵,值得贊賞。《晉書》說,杜預在朝中七年,改革各類政務不可勝數,參與《晉律》《歷法》修訂,朝廷內外稱頌,人頌他為“杜武庫”。
當我們出售一套房屋時,通常會給出一個固定價格,比如200萬元。哥倫比亞商學院的丹尼爾·艾姆斯和馬莉婭·梅森兩位教授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們發現,相比于一口價,給出價格范圍對出價人是更有利的選擇。埃姆斯和梅森的研究還發現,如果非要給出一口價,那么給出精確的數額會讓你在談判中占據上風。
在缺少安慰的少年時光,無課的下午或者晚上,鐵盒帶給我無盡的遐想。我無數次端詳那兩個寫信的少先隊員,她們的紅領巾比我的紅小兵臂章好看多了;長城外牧羊人的歡笑,那種出自肺腑的暢快我從來沒有體會過;
前些天看李翰祥女兒李殿朗的訪談,提到他們北京的舊家就在“賣栗子的那邊”、“平安大街上賣栗子那一家”北面的胡同里面。售賣糖炒栗子的炒貨店,好像每個人的家附近都能找到一家,到秋風起時,糖炒栗子的香味眼看著也就要跟著飄起來了。
盛夏的八月,在哈爾濱音樂廳又見到了祖賓·梅塔。三天前,俄羅斯馬林歌劇院交響樂團也在哈爾濱演出此曲,業內人士經對比,盛贊祖賓·梅塔的以色列愛樂要比馬林歌交的捷杰耶夫更貼近老柴的靈魂,更多的精彩。
上周五晚深圳音樂廳迎來了慶祝十周年的首場重量級演出,從深圳走向國際舞臺的著名鋼琴家李云迪攜手華沙愛樂樂團強勢到訪。“肖二”鋼協第二樂章的小廣板,無論是李云迪的鋼琴獨奏,還是華沙愛樂樂團的樂隊協奏都堪稱美輪美奐、輕盈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