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狀調查
預付班型課時五花八門 最高一次需付二十萬
“至少要先買24節課”“必須先繳第一期課,5萬”……類似這樣的預付費形式,在教育培訓機構中并不鮮見。一次性預付課時,成為了行業不成文的收費規矩,一次性預付少則幾千元,多則高達二十萬元,各種五花八門的課時和班型,全部都要求家長們“一次性提前買單”。
北青報記者近日隨機走訪了幾家培訓機構,在海淀區幼小銜接機構的春季半年班中,一次性的預付費金額高達14900元。而在通州某家少兒文化藝術中心的招生簡章中注明,該機構秋季幼小銜接全日制一年班學費年繳,每月3500元。這意味著如果要參加這個培訓班,家長必須先一次性交納4.2萬元。
此外北青報記者發現,鋼琴、游泳、繪畫等等培訓課程,在這些藝術培訓機構中都必須按期預付,如位于阜成門附近的藝術教育機構,兒童基礎鋼琴課的收費標準為每節課220元,按照規定家長必須一次性先預付一期的課程,該課程一期為54節或108節,預付費都得上萬元。
除此之外,有些培訓課程預付的時間跨度還很大,甚至要求先預付三年的“學費”。北京某知名培訓機構為美國本科留學(課程)所做的精英計劃,將托福(課程)、SAT、AP等多項課程整合,一次性要求預付10萬至20萬不等,時間跨度為2年-3年。“這么多錢一下就劃走了。三年的‘學費’必須一次性先交,才能上這個課。”海淀區某位高一學生,一個多月前剛剛報了某培訓機構的出國課程,而家長就這一項課程,擔負了一筆高額的預付費。
送課、打折、返券成機構預付慣用優惠
買滿100節課再贈20節課,折合后每節課可優惠12%;同時加入兩個班型直減1000元現金;連報兩期課可享9.5折,再贈3節數學課……為了提高預付費的額度,不少培訓機構招數各樣,紛繁復雜的預付套餐堪比“雙十一”的復雜算法。
北青報記者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在線平臺上看到,該平臺在推出新的“寒春課程空前優惠”,其中在優惠的課程中包括寒春聯報9.5折優惠,贈送好禮以及數學班報名就送100元代金卡。家長報名時,需要先算一下寒假和春季課程聯報的課時價格和分別報班的價格,然后再算一下包與沒包數學報名代金卡的優惠力度,最終才能得出最優惠的預付形式。
某機構在其托福北美大學留學的某項目中打出聯報、續報名的廣告,其中提到學員同時報入兩個指定的班型,則可以直接減免1000元的現金,老學員再次報入指定班型可以減免500元的現金;某籃球輔導學校也在自己的招生廣告中打出了學生連報兩期標準版課程可享受9.5折優惠,如果老學員在開課前報名整期課程,則會享受200元的優惠……
在各式優惠中,多買課、多預付才能獲得更多的優惠,成為培訓機構的普遍“招數”,而家長們往往容易“中招”,為了享受更大的優惠力度,往往提前支付更高的培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