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報06月26日訊 隨著6月24日廣東省高考成績放榜,這些準大學生們迎來了大學前的最后一“戰”:志愿填報。而每年此時,便會有一些“騙子”卯足了勁想為這些對大學抱著無限憧憬的孩子“上一課”。晶報記者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報、錄取階段,謹防所謂“內部指標”、虛假辦學類型等以高考招生為名的各種詐騙手段,多留個心眼,牢記志愿填報、錄取等時間點,順利走入大學校門。
填志愿
這些重要時間點須格外注意
第一時段:6月25日13:00-6月26日18:00。本時段僅填報需政審(政治考核)、面試、體檢的提前批軍隊、武警、公安、司法、消防以及招收飛行技術專業等院校(含本科和專科院校)志愿,報考上述院校或專業志愿的考生必須在本時段填報并進行網上確認志愿信息。
第二時段:6月26日21:00-7月2日18:00。本時段除第一時段志愿院校以外,其他所有各批次、各科類(普通文理科、藝術、體育等)院校志愿均需在本時段填報并進行網上確認志愿信息。
錄取時間:計劃安排在7月7日-8月12日。
其中:
提前批次為7月7日-7月12日
本科批次為7月13日-7月31日
專科批次為8月1日-8月12日
(具體以省招生辦公布為準)
五大陷阱
陷阱一:有“內部指標”能操作“低分高錄”
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或表示與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門的領導有“關系”,可提供內部指標等,要家長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錄取通知書到手后再交。
他們聲稱,只要愿意出錢,即使考生沒上學校投檔線,甚至沒上錄取控制分數線,也能將其“操作”到相應學校讀書。
陷阱二:虛假查分網址
不法分子一般通過短信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等信息,采集信息后,將考生信息記錄并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陷阱三:通知書提前到
部分成人教育、高等自學考試等相關教育機構,會在高考志愿填寫完畢之后通過信件早早地發送錄取通知書,混淆考生視聽后,讓考生誤入學院,甚至是錯過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考的錄取。需注意的是,凡未經省級招生部門辦理錄取手續的考生,均不能注冊普通高校學生學籍。
陷阱四:謊稱可改分數
團伙往往通過QQ聯系考生,謊稱可以更改高考分數,并要求先付費。騙子“改分數”要價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考生往往在轉賬后即被對方拉黑。
警方表示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根本行不通。因為高考網上閱卷并非在互聯網上,而是采用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陷阱五: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類型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學考試,一些騙子利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大眾化、多元化發展形勢,把普通高等學校與現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
比如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聲稱只要肯花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學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記者 徐峰 實習生 韓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