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07月01日訊 赤灣學校地處深圳蛇口半島最南端,是一所生源一般的偏僻學校,卻在近幾年形成了“學校優質、教師精彩、學生幸福”的學校性格及文化氣韻,秘訣在于該校校長王小洪探索并找到了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生命的連接點,開創性地提出“無邊界學習”,讓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基因一點點浸入學生的精神世界與心靈深處,并逐漸成為一種生命生長的方式。
王小洪出生于四川瀘州,早年在山區村小任教時就曾實踐過“無邊界學習”,“當數學課講到‘電影院里一排有27張椅子,18排共有多少張椅子?’時,那里的小孩連電影院都沒去過,哪會數椅子?于是,我們走到田坎上數秧窩,菜地里數菜窩。孩子們數一數,想一想,一下就會了……”
2014年,王小洪就任赤灣學校校長后提出“無邊界學習”,突破思維慣性,引領全校師生打開創造力。
近年來,該校在“無邊界學習”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實施微課程創新、網格式教研、項目統整大課堂、信息化小組學習、一師多班錄播課堂教學等改革和探索。在實踐中突破固有的課程、時空、學科邊界,實現學科融合、教育共同體建設、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新探索,在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改革、學生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該校“綠色之行,文化之旅”的德育主題活動,獲得2018年度教育部表彰的全國經典案例,南山區第三、第四屆教育改革創新成果一等獎。該校還榮獲深圳市優秀學校、深圳市最具變革力學校等殊榮。
赤灣學校還開設70多個社團,讓學生課堂學習與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相結合。該校與北京大學芯片實驗室何進教授團隊牽手,開創少年“中國芯”行動工程,該校成為“中國芯”行動的第一個教育基地。今年4月27日,“赤灣之芯”社團在香港舉行的2019IEEE電子技能挑戰賽上,包攬冠亞季軍。
王小洪說:“赤灣學校雖然提出了‘無邊界學習’,但有核心,核心就是讓每個生命像花草一樣自由生長,這種生長,起始于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生命共鳴共舞的那一刻。”(深圳商報記者 包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