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大深圳校區將刷新全國“最美校園”排名
西區公共教學實驗組團明年6月交付,其余建筑建設正有序推進
中大深圳校區效果圖。
大型樁機正在工作。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沙盤(局部)。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建設如火如荼。
寶安日報08月14日訊 百年學府,歷史悠久,名師薈萃,作為中國南方地區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落戶光明,曾經令光明人倍感振奮,它的建設進展也牽動眾人目光,近日,記者探營中山大學·深圳建設工程項目,得知一年多以來,項目先后克服了場地移交慢、土方外運難、大體量項目管控復雜等各種難點,首批建筑封頂,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其中,西區公共教學實驗組團明年6月交付,其余建筑建設也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匠心打造
項目扎實有序推進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項目施工面因龐大而顯得格外壯觀,自2018年5月西區生活區首先動工,2018年10月全部項目就進入建設施工階段,多點開花、同時進行。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驕陽下工人揮汗如雨。
不遠處,進度最快的西區生活區的7棟建筑高高矗立,整潔美觀,其中有一棟宿舍樓率先完成了主體結構封頂。據介紹,當前,西區公共教學實驗組團,5棟建筑分別進行澆筑混凝土、承臺施工、棟邊坡支護等環節,預計8月30日完成地下室施工,10月底完成結構封頂。理工組團正進行基坑邊坡支護、地下室底板澆筑及防水施工,預計10月底完成地下室結構施工,其余建筑建設也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首批建筑封頂儀式上,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相關負責人指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項目建設者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精彩、創造了輝煌,面對項目明年將交付使用的巨大壓力,希望項目團隊能夠將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繼續保持高效率工作,確保項目如期完工,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標桿項目,加強技術創新和經驗總結,為政府工程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承高標準、嚴要求、超預期的“工匠精神”,積極學習應用建筑行業中新理念、新技術,用實際行動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
據悉,項目將進行分批交付,明年6月交付46萬平方米,包括西區公共教學實驗組團。2021年6月交付83萬平方米,包括圖書館、學生綜合服務中心、醫科組團、綜合管廊及市政道路等。
未來可期
與科學城交相輝映
早在2015年11月,中山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市校合作計劃通過10年時間,將深圳校區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傳承中山大學辦學傳統,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校區,深圳校區著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建設醫科、新工科、新農科等交叉學科,構建起文理醫工相對齊全的學科體系和從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使之成為支撐引領深圳經濟社會發展,輻射粵港澳大灣區及亞太地區的高層次創新人才重要培養基地。
擁有百年歷史積淀的中山大學醫科,素有“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大醫情懷,其綜合實力位居國內前列。中山大學醫科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建設成績斐然,擁有國家重點學科“藥理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病原生物學”、廣東省重點一級學科“基礎醫學”和廣東省重點二級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科研教學水平國內領先。中山大學醫科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于一體,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學科專業齊全,診療設備先進,醫療技術實力雄厚,可以助力深圳市彌補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短板。
與此同時,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比鄰而居的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作為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踐行深圳“北拓”戰略的核心支點,高標準、超常規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科學裝置群和研發機構群,將與中山大學的科研優勢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更大限度地發揮科研力量。
最美校園
靜待中大學子入駐
2019年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面向全國各?。▍^、市)招生1500人,其中新設的生態學院和農學院計劃招生270名。錄取考生首先在廣州校區培養,待深圳校區建成后遷至深圳就讀,新校區預計明年9月投用。
“西區生活區和公共教學實驗組團建筑共26.5萬平方米,計劃于今年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明年6月交付使用。校園建成后有望刷新中國最美校園排名,成為又一個網紅校園,值得期待?!睋┕し浇榻B,深圳校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園區設計為綠水環繞、綠草如茵,建筑群整體造型端莊有序、疏密有致、整潔大氣。俯瞰規劃設計圖,好似一只羽翼漸豐、欲展翅飛翔的鳳凰。校區內含多個人文景觀,其中以中山大學牌樓、主校門,孫中山先生雕像、圖書館為標志性建筑物連成的中軸線,校區圍山而建,保留了綠色山體的原始風貌圖書館位于山頂,既體現了莘莘學子對知識殿堂的敬仰之情,又體現了中山大學“吾校矗立,蔚為國光”的精神風貌。
未來,矗立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濱的中大老校區將與山水田園之間、科學城之鄰的深圳校區遙相呼應,譜寫名校新的輝煌篇章,也為光明區注入更多人文情懷,以教育筑牢光明區域科學發展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