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敬霞老師在現場)
(閆敬霞老師主題講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0月31日訊 日前,第七屆“圣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語文課堂教學大賽暨《中學語文教學》創刊四十周年名師論壇在陜西渭南舉行,深圳市南山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驗學校閆敬霞老師受邀出席“名師論壇”,并做主題分享。
第七屆“圣陶杯”暨《中學語文教學》創刊四十周年名師論壇開幕式在陜西渭南市瑞泉中學舉行,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會長顧之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社長陳謙和渭南市相關領導參加了開幕式并致辭,會議由《中學語文教學》主編張蕾教授主持。
時值《中學語文教學》創刊四十周年,會議特舉辦“創刊四十周年名師論壇”,邀請到我市閆敬霞及王棟生、鄧彤、周京昱四位專家名師參加。閆敬霞老師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回顧了《中學語文教學》雜志在個人成長重要節點中的重要作用。
閆敬霞老師從“讀”“做”“悟”三方面切入,從“慢生長,不急于求成”“穩生長,舍得壓榨自己”“再生長,勇于自我迭代”三個部分,分享了個人成長的感悟。閆敬霞老師強調閱讀尤其是專業期刊閱讀在個人慢成長中的作用,認為語文教學是在教師充分積累基礎上的厚積薄發,廣博的閱讀,真實的吸收,踏實的積累,是青年教師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過程;竹子三年扎根,一夜千尺,青年教師的成長,也要用閱讀打好基礎,不能急于求成。在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時,閆敬霞老師認為青年教師要有平臺意識和資源意識,要舍得壓榨自己,克服惰性,克服滿足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才能不負青春,不負時光,不負生命。在發言中,閆敬霞老師還表達了一線教師做教研的重要性,認為由教學到教研是青年教師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跨越。教師應該努力將感性經驗轉變成理性思考,生發自己的語文認識,提煉自己的教育思想,實現反思、提煉、升華的自我迭代的再生長過程。
《中學語文教學》創刊于1979年,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其主辦的“圣陶杯”是中學語文界的重要權威賽事,每兩年舉辦一屆,今年已經是第七屆。2013年,閆敬霞老師代表廣東省參加第四屆“圣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并獲得高中組第一名。
閆敬霞老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實驗學校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深圳市“教壇新秀”,入選深圳市“名師榜”,深圳市優秀教師,深圳市高考先進個人;深圳市高中語文兼職教研員,南山區高三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區首批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主持人,首批南山教師發展兼職研究員;南山區骨干教師;廣東省名師工作室成員;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碩士教育實習導師,東北師范大學保送生考試語文科目命題教師,海南省卓越教師工作室導師;第四屆“圣陶杯”全國中學語文青年教師現場教學大賽第一名;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語文教學》封面人物;在《中學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通訊》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國教育報》等發表文章16篇;參編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等教學著作多部;多次獲得全國及省市區級教學教研成果獎勵,主持或參加國家及省市區級課題多項并獲獎,多次指導學生獲得全國及省市區級作文競賽特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