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2020-07-14 14:20
      來源: 深圳特區報

      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人工智能朗讀:

      原標題:從零起步用“拓荒牛”精神創新探索

      深圳高等教育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2020年7月6日,深圳大學的畢業生在合影。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永久校區。

      對南科大懷有興趣的中學生在校名石前合影。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7月14日訊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過去的40年里,深圳高等教育從零起步,到如今已開辦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11.32萬人。縱觀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史,就是發展新模式、新路徑的探索史,充分體現了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創新”。

      市委市政府在認真研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的基礎上,作出加快高等教育創新發展戰略部署。特別是近年來,深圳搶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并舉,擴大規模與提升質量并重,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走出一條跨越式發展、創新發展之路。

      用“拓荒牛”精神探路中國高等教育改革

      時光回溯至1983年9月,此時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僅3年,特區的第一所大學——深圳大學開學,迎來首屆216名學生。從1983年1月決定籌辦,到9月27日開學,第一批本科生到校上課,僅僅8個月時間。

      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用“拓荒牛”的精神不斷創新,這種精神使深圳高等教育體制機制創新也具有區別全國其他城市的獨特性。作為一所應改革開放而生的大學,深圳大學始終以改革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為使命。建校伊始,深大就在管理體制上銳意改革,在獎學金、學分制、勤工儉學等方面積極探索,率先在國內實行畢業生不包分配和雙向選擇制度,推行教職員工全員聘任制度等,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

      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建立南科大,明確賦予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使命。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驗田,南方科技大學在招生改革、學生培養、現代大學制度探索等方面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有益探索。在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上,深圳完善大學治理結構,在全國率先出臺針對高校管理的規章——《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學校與政府、社會之間的關系。建立理事會制度,南方科技大學在國內公辦高校率先探索形成黨委領導、理事會決策的校長負責制。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南科大率先實行“631”(高考成績60%、能力測試30%、高中學業成績10%)綜合評價錄取模式,在全國自主招生高校中推廣。

      而在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上,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在全國公辦高校率先實行去編制化管理,探索建立崗位管理和人員聘用制度,形成“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聘上崗、擇優聘用、合同管理、非升即走”的全員聘用制度,實施與國際接軌的分類聘用、考核評估、晉升制度體系,為全國傳統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積累了新經驗。

      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世紀之交,中國的高等教育進入深化改革、迅猛發展的新階段,深圳的高等教育同樣不甘落后。然而,與國內一些一線大城市相比,深圳高等教育發展的基礎還不夠雄厚,尤其需要走差別發展、重點發展、優勢發展、特色發展之路。為了滿足深圳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需要,2000年,深圳開始嘗試與名校創辦以研究生培養為主的大學城,成為深圳追求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又一創舉。

      從1983年創建深圳大學,到2000年引進一流名校進駐深圳辦研究生教育,再到近年來積極推進國內外高校合作辦學,共建深圳校區……作為改革試驗田的深圳,從未放棄探索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之路。近年來,深圳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辦學與自辦高校并舉,擴大規模與提升質量并重,深圳高等教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2017年9月,首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學并迎來首批新生。學校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致力于開展精英教育以及高水平的研究和創新活動,為中俄戰略合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學術成果。

      另一所合作辦學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則于2014年3月獲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港中大(深圳)的開辦開啟了深港合作辦學的新篇章,也是兩地教育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回憶,當時有意與港中大合作辦學的地方有很多,之所以選擇深圳,因為深圳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不僅經濟上如此,教育上其實也如此。深圳年輕人多且創新意識強,這座城市的特質,讓徐揚生堅定深圳是港中大在內地合作辦學的不二選擇。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表示,深圳具備良好的創新合作機制、開放的國際化氛圍,通過充分發揮合作各方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可為國內名校新的發展搭建平臺,探索高水平大學建設新模式,既可為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貢獻,也有利于快速增強深圳高等教育實力和區域競爭力。

      大學和城市實現“融合發展”

      對于深圳而言,知名高校的不斷增加、規模擴大,不僅僅意味著深圳高等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高校還是創新的重要載體,承擔著為深圳吸引創新人才、夯實創新地基、提升創新能力、完備創新鏈條的重要功能。深圳的高校建設與深圳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專業設置基本涵蓋了深圳的重點新興產業和重點支持的領域,著力培養深圳產業轉型升級急需高端人才。政產學研聯動發展,各高校積極與深圳各企事業單位和各區政府合建研究機構或研究生實踐基地,合作開展項目研究和技術開發。隨著深圳高等教育取得新一輪跨越式發展,高等教育對深圳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日趨凸顯,將為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增添新的力量。

      如今,深圳高校的人才集聚效應日益明顯,已成為高層次人才集聚和培育的重要載體。目前全市高校全職兩院院士超過30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超過500人。2018年1月,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為依托單位的省部共建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深圳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目前我市高校牽頭建設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9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和5個重大基礎研究機構。

      陳秋明表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我們更為在意和追求的是,努力構建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將高等教育打造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名片,為深圳扛起科技體制創新的旗幟,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撐、智力支持、文化引領。

      十八大以來的“深圳新作為”

      擘畫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的深圳藍圖

      201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高教意見》),確定了我市下一步發展高等教育的總體目標、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為我市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更強勁、更持久的動力。

      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表示,作為我市第一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見》針對深圳城市特點,確立了我市高等教育未來10年發展的總體思路:在繼續擴大規模的同時,堅持現有高校和新建高校協調發展,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高等教育同步推進,統籌兼顧、分類發展、優化層次、集約建設,提升內涵水平,辦出質量特色,高標準高起點建設新高校,重點發展經濟社會亟需的學科和專業。

      《高教意見》在高校數量、高水平大學數量以及高水平學科數量等方面明確了目標和分步走的時間表、路線圖。提出爭取到2025年,全市高校達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約20萬人,3-5所高校排名進入全國前50,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的學科達到50個以上,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30個以上。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深圳將形成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并從提升質量、推進國際化、增強支撐能力、深化綜合改革、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張亮眼的大學增量成績單

      作為光明科學城的重點規劃項目之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將于今年投入使用,目前項目已進入建設的關鍵沖刺階段。記者梳理發現,“十二五”以來,深圳大力集聚優質高教資源,高等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交出一張令人矚目的“增量”成績單:南科大、港中大(深圳)、中山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哈工大(深圳)、深圳技術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先后獲教育部批準設立,創造出了高等教育的又一個“深圳速度”。

      近年來,深圳搶抓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機遇,加快集聚國內外優質資源,堅持“擴規模”與“提質量”并重,大力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如今,全市現有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學生11.32萬人,專任教師6999人,專任教師博士學位占66%。此外,我市已高起點、高標準啟動籌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音樂學院、深圳師范大學等新高校。

      機制創新助推高水平大學快速崛起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深圳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不僅需要擴大規模,更重要的是提升質量。近年來,深圳不斷推進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建立開放多元經費籌措機制,持續優化高等教育發展環境,形成充滿活力的競爭激勵機制。高水平大學建設連獲重要突破,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

      2018年11月,廣東公布了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和重點建設學科名單,深圳4所高校和20個重點建設學科成功入選。其中,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進入整體重點建設高校行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作為新面孔成功入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4所高校成功入選是深圳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最好詮釋。

      如今,深圳高校寥寥,吸引力不足的情況已發生根本變化。其中,深圳大學的錄取分數線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省第四;南科大報考人數不斷創新紀錄,去年達到4.2萬多人;港中大(深圳)成為國內首個可同步招收博、碩、本科生的中外合作大學;大學城被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譽為全國大學城建設的成功范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雙雙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在國際國內權威的大學排行榜上綜合排名迅速攀升,引發關注。

      目前,深圳正努力構建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發力建設全國高等教育高地,隨著深圳高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中國好大學”版圖正在重新繪制。

      深圳高等教育簡史

      1983年1月,深圳市委作出籌辦深圳大學的決定,成立深圳大學籌備委員會。

      1983年9月27日,深圳大學開學,首屆學生216人,臨時校址位于解放路(原寶安縣委舊址)

      1984年5月31日,深圳師范專科學校成立,這是深圳第一所普通專科學校。

      1986年6月,深圳大學首屆畢業生在全國率先實行不包分配,雙向選擇,推薦就業。

      1988年9月,深圳廣播電視大學成立。

      1993年2月12日,國家教委正式下文批準暨南大學與香港中旅(集團)、中國中旅(集團)、深圳特區華僑城、廣東中旅、福建中旅等5家企業合作在深圳華僑城設立暨南大學中旅學院。

      1993年9月13日,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屆59名新生舉行開學典禮。

      1994年7月15日,深圳大學校董事會成立,這是深圳大學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

      1994年9月,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正式批準撤銷深圳師范專科學校,將其并入深圳大學,成立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1996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批準深圳大學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7年9月,國家教委復函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同意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8月,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牛憨笨為首的西安光機所電子學科16名科研人員調入深圳大學,組建信息技術研究所。

      2001年4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批準成立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2月,教育部批準設立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4月,由原深圳市工業學校、深圳市財經學校與深圳教育學院合并重組成立新的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9月,清華、北大、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入住深圳大學城。

      2005年6月,深圳大學成立了兩個由“布衣教授”組成的委員會,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方面邁出新步伐。

      2006年1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深圳大學晉升為博士授予單位,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

      2007年3月,在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2009年11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驗收,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領域首批國家級示范校。

      2010年2月6日,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約定按合作辦學模式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批準南方科技大學正式籌建。

      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建立南科大,明確賦予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大使命。

      十八大以來深圳高等教育大事記

      2014年9月2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開學典禮,迎來了首屆313名學生。

      2015年8月31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教育部批準籌設。

      2015年11月30日,深圳市政府與中山大學簽署協議,共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簽約僅一個月后,中山大學·深圳即獲教育部批準建設。

      2016年10月,首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高教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到2025年,我市高校數量翻一番,達到20所左右,深圳將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2017年7月,教育部批準哈工大(深圳)正式開展本科教育。

      2017年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舉行開學典禮,迎來首屆新同學。

      2018年6月12日,作為深圳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位于深圳光明的中山大學·深圳正式啟動建設。

      2018年11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獲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是清華大學唯一的國內異地辦學機構。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發文,正式批復同意設立“深圳技術大學”。

      2019年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支持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標準建設好深圳海洋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高校,加強與境內外一流高校合作辦學。

      2019年11月27日,深圳技術大學舉行成立大會。

      2020年3月25日,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獲教育部批準設立。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姚卓文/文 記者 劉羽潔/圖)


      [編輯:陳亞京]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