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轉變中的答卷

      條評論立即評論

      轉變中的答卷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深圳實踐述評之一

      ?

      編者按

      黨的十六大以來,深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各行各業創出了新業績。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本報今起推出“科學發展十年 深圳精彩印證”系列報道特稿,展示深圳近十年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堅持科學發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方面的新進展、新經驗。敬請垂注。

      ?

      不久前,中集集團迎來投產30周年,忙碌的總經理麥伯良卻仍然牽掛著千里之外的德國漢諾威車展,因為同一時間,新研發的半掛運輸車第一次亮相車展中央館。

      “這體現了產品的江湖地位?!奔b箱曾是中集集團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占世界一半市場,而現在半掛運輸車、登機橋、海洋工程等正成為附加值更高的支撐?!安粩噢D型升級,我們由此形成了優化的產業結構和質量?!?/p>

      與深圳經濟特區幾乎同歲的這家世界級企業,一直沒有離開創始和發展之地蛇口。它像一朵浪花,見證著深圳產業由“制造”邁向“智造”、“創造”,見證著深圳從速度時代邁向質量時代,見證著深圳落實科學發展觀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的歷史性進程。

      象征中國,面向未來。從海洋回望這塊陸地,一份轉變中的答卷清晰可見。


      答卷一:“轉向”如何決定“方向”

      擺放在中國平安集團總部大廈的一組青銅像,暗喻著一座年輕城市東西相融、充分開放的氣質。

      “左邊的是孔夫子,右邊則是愛因斯坦。”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說。中國優勢,全球布局,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戰略思維,更是一座城市的發展坐標。進入第二個30年發展周期的深圳,率先一步面臨發展瓶頸和困惑,率先一步在全球范圍思考著轉變的路徑和方向。

      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情況下,如何繼續保持較高的效益、產業繼續獲得較高的利潤,這是發展模式的使命。怎么辦?

      部分制造業遷移,現代服務業和高端產業不能集聚,城市未來發展依靠什么,會否產業空心化,這是發展結構的壓力。怎么辦?

      基本越過中等收入陷阱,可能面臨日本高收入低通脹的“滯脹”門檻,這是發展階段的挑戰。怎么辦?

      美國《時代》周刊刊載邁克爾·舒曼文章稱:深圳今天面對的轉型問題,整個中國經濟也將會遇到。

      解答好三個怎么辦,才能不負爭當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的使命!

      怎么看,決定怎么辦。

      以指導思想為橫軸,可以看到中央和廣東省對轉變的期待。胡錦濤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作重要講話,鼓勵深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調自主創新是根本,培養人才是關鍵。溫家寶總理提出要“用創新贏得尊嚴”。一區四市的戰略定位,深入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春風已度。

      以發展時間為縱軸,還可以清晰看到一條轉向的曲線:從2000年第三次黨代會到2010年第五次黨代會,從深圳速度到深圳效益,再到深圳質量,深圳決策層不斷探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使命。2010年第五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指出:未來5年深圳不僅換“賽道”,而且“換擋”。今年初,提出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怎么辦,決定怎么樣。

      高新區深圳灣區,中國單位面積產出最高的一塊土地,中興通訊大樓聳立其間。侯為貴,這位通信領域的領軍人物講述了一數組字,國際化戰略實施10年來,在全球建有18個研發機構,上百家生產和物流基地,海外收入占超千億元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按蠹覔霓D移出現產業空心化,我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深圳形成了強大的創新能力?!?/p>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是答案。

      三洋廠區,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先后有近百家不同性質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見證了蛇口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發源地的歷史。產業轉型大潮中,三洋廠區又一次屹立潮頭。蛇口工業區總經理楊天平說,“2008年5月南海意庫一期正式開園時遭遇金融風暴,仍有超過60多家建筑景觀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類創意機構進駐,當年底園區即實現了滿員入駐,目前創意企業達到150家?!比蟮侥虾?,廠區到意庫,老樹綻發新枝。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也是答案。

      寶龍工業區,曾經的荒蕪地,位于龍崗區龍崗街道辦,如今轉移和匯聚了一批微電子、新能源車和智能手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深愛公司總經理尋培玨一邊帶著記者參觀實驗室,一邊講述10年來的搬遷之路?!?003年4月把廠房從八卦嶺遷來,今年6月所有15個部門全部遷畢。”

      事實證明技術和空間升級的正確。這家不斷改制的企業,年銷售額從10年前的1億元不斷上升到現在的6億多,芯片產品遠銷意大利和印度。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升級更是答案。

      “20多年前,有人把深圳的城市戰略稱為‘爬鍋底’,經濟學家則稱之為‘微笑曲線’。從發展的效果看,深圳做到了。”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這樣評價。

      這是一條優美的質量曲線——統計表明,2011年深圳GDP突破1.1萬億元,人均GDP1.7萬美元,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1萬億元,其中60%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經濟增長益發依靠創新驅動。同時,萬元GDP能耗和水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答卷二:“轉體”如何形成“主體”

      發生在香港中環的一幕場景,注解著深圳企業家的創業激情和創造活力。

      比亞迪董秘李黔說,他與王傳福在香港開會,午飯后在中環逛車行??粗粗頌樯鲜泄径麻L的王傳福竟趴到地上,鉆到車下,研究起汽車結構,讓銷售人員大驚失色。

      “倫敦奧運,深圳產生了跳水冠軍何姿,跳水轉體難度越高,得分越高,深圳發展何嘗不是如此?這里的轉體動作有一個宏大的名字:市場化改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感受良多。

      這家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的“國家隊”,扎根深圳僅3年就躍居廣東科研院所專利申請首位,初具世界一流工研院格局。他告訴記者,是否“國家隊”,不是單靠文件定義的,而是在好的環境下,干出來的。

      深圳最突出的優勢是什么?企業組織和個人創業的活力!對此,深圳高新區最有發言權。通過用人制度的改革,最早形成了人才自由流動的機制;通過分配制度的改革,極大地激發了科技人員和企業家創新、創造的活力;通過要素市場的改革,創新企業得以按照市場規律便捷地配置創新資源;通過投融資制度的改革,形成了相對完善資金鏈等。

      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邱萱向記者羅列了一組數據,截至6月底,這里不僅培育了7家超百億元的世界知名企業、81家上市公司,每萬人年度專利和發明專利申請量高居國家高新區首位,園區每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臺灣新竹工業區,成為深圳最重要的創新容器之一。

      制度創新比技術創新更重要,深圳的國企感同身受。

      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靳海濤說,深創投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成為中國創投行業的領頭羊,關鍵就在于走了一條市場化運作的道路?!俺闪⒅酰扇×藢ζ髽I經營不干涉的政策,按經濟規律辦事、向國際化靠攏,不塞人、不塞項目,給了我們充分的市場化運作空間?!?/p>

      “經濟特區沒有過去時,只有進行時。市場在市場的軌道上,政府在政府的軌道上,各自發揮應有作用,才有最佳的市場經濟的體制效應,深圳做到了?!敝袊嗣翊髮W教授李義平說,不斷豐富的市場經濟體系,價值規律普遍地發揮作用,競爭與創新共存,成為經濟發展的常態。


      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顯然感受到“轉體”的活力、常態的價值。他對本報記者說,“每次來深圳,都會強烈地感覺到這里的產業活力和創新精神?!比ツ辏俣劝褔H運營總部搬到了深圳。離之不足一公里的本土企業騰訊,則起源于13年前的首屆高交會,市場競爭中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市值僅次于谷歌,QQ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即時通信工具。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說,“回想創業的時候,就好像在種一棵果樹,關心有沒有收成,這個月能不能發出工資。但當我們的果樹越來越多,成為一個果園的時候,關注的再也不是單棵收成,你必須要看到,這個地區的氣候會怎么變化,會不會發生大面積的病蟲災害。這是一個生態機遇?!?/p>

      市場化生態,正是深圳中小企業狂歡的樂園。

      如果問,深圳培育中小企業上市的措施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寶龍達公司的回答是,足夠讓一個外地公司把公司總部遷過來。

      寶龍達的總部原在內地,2009年完成股改擬上市,須開守法證明,意外的是,深圳分公司只用半個月就完成,內地的總部花了3個月還拿不到。小小一份文書,讓寶龍達深深體會到差距,決定推遲上市時間,把總部遷到深圳,再做一次股改,以深圳企業身份沖擊資本市場。

      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培育上市企業的“比拼”中,深圳連續5年雄踞首位,遠遠超過第二名的北京。更令人驚喜的是,深圳企業仍在源源不斷地為資本市場提供新鮮血液。深圳,儼然成為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搖籃。

      也許是一種巧合,在王石兩登珠峰期間,萬科集團銷售總額從2004年的91億,躍上2010年底的1000億,6年時間規模增長12倍,千億萬科出現。這一數字,相當于美國四大住宅公司銷售高峰時的總和。

      游學哈佛大學的王石接受采訪時說,“10年發展和攀登,其實是中國、珠三角、深圳等一個時代的縮影,數字和規模的背后,是經濟結構和創業氛圍的支持,是全社會共同攀登的結果。”

      深圳的創業家喜歡探險,華大基因的一位科學家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創新生態系統很像熱帶雨林,系統之所以能保持興旺,不僅僅靠碳、氧等基本養分,更在于將這些要素有機融合在一起,最有前途的生命形式往往以不可預測的方式產生。

      “轉體”形成的“主體”優勢,正以不可預測的方式呈現強大生命力。90%的研發人員、研發機構、科研投入、專利生產集中在企業,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導者、組織者和風險承擔者,形成了有3萬多家創新型企業的集群,其中銷售額超千億的2家,超百億的13家,超億元的700多家。

      這是高難度、高質量的一跳。


      答卷三:“轉移”如何實現“位移”

      出現在瑞士巴塞爾鐘表展1號館的一個事件,記錄著深圳品牌地位的重要突破。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鐘表參展,就一直沒有躋身代表世界最高水準的1號館。2011年春季,這一窘況被深圳品牌一掃而光,創造紀錄的是飛亞達。

      “此前,我們一直在6號館駐扎,與1號館僅百米之遙,為了跨越,足足用了11年。” 飛亞達集團董事總經理徐東升動情地說。

      誠哉斯言。新千年的前10年,深圳正在艱難而堅定地改變世界產業轉移的“表情”。

      龍華新區大浪,因為一個美麗產業的集聚而浪漫,這里是深圳服裝產業創新基地。不久前,記者參加了“藝之卉”主樓封頂儀式,頗覺意外的是,它竟命名為“藝之卉大學和時尚博物館”。公司董事長周勝說,這并不意外,深圳服裝行業應更名為時尚行業,我們做的不是產品,而是代表中國和東方的文化。

      在外貿出口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深圳服裝業去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出口近100億美元。為何?原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深圳的設計師對國外時尚元素反應靈敏,創造力強,東方元素能使其在國際市場形成差異美。

      作為優勢傳統產業的先鋒,一批深圳企業敢闖世界,影兒公司在米蘭成立設計總部,總監和團隊均為世界知名設計師,紅玨和瑪絲菲爾則把專賣店開到了意大利和新加坡。

      世界不僅從一塊手表和一件服裝解構著刻下的深圳,而且從產業分工規律認知著全新的深圳。

      銀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靜靜地存在,但思想奔涌。該院的研究表明,我們正處于全球第四輪產業轉移的中心城市。二戰后,每隔20年左右全世界產業搬一次家。不同的是,深圳30年前是承接城市,30年后是外溢城市,向外轉移的中心城市。深圳在國際產業分工鏈上扮演的角色正發生重大的改變。

      “轉移”演化“位移”,重要體現是向產業高端邁進,衡量指標之一是總部經濟。

      深南大道鱗次櫛比的高樓,不僅裝扮著深圳的現代化街景,爆發出的經濟能量更為驚人,一幢樓的產出幾近一個縣市——在發展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業態上,深圳節節攀升。最新數據顯示,已有18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了分支機構。與此同時,將總部設在深圳的大型公司接近400家,這一數字與北京、上海不相伯仲,穩居“第一集團軍”位置。

      “總部是什么?是指揮中心、利潤中心、質量中心?!?深圳市移動通信聯合會唐瑞金表示,全球手機市場,出自深圳的占四分之一,“全球手機之都”地位的確立,依靠的正是一批具有研發實力、戰略眼光和國際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如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圍繞總部,形成和帶動方案設計公司約700家,整機廠商約3000家,配件供應商4000多家,上下游從業人員超200萬,約為深圳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高端延伸的鏈條上,當然包括金融、物流、創意等總部產業向上的身影。有人說,深圳的創新是無邊界的,總在不斷創造新的產業,在新的產業尋求倍數的增長。

      從區域經濟學看,世界產業轉移是一種全球競爭,而這一進程中深圳產生了一批代表中國的跨國企業。這種“位移”現象,交出了一份獨特的深圳答案。

      今年8月初的一份中報,提升著深圳在世界產業版圖的海拔,主角是華為。2012年上半年營收1027億元,按比較口徑,“逆市超車”首次超越多年的全球老大愛立信,收獲全球“半程冠軍”。

      從2001年海外收入超過1億美元,2005年海外合同銷售額首次超過國內合同銷售額,到今年的標志性突破,華為用了10年。任正非表示,“以前靠著西方公司領路,現在我們也要參與領路,也要像西方公司一樣努力地對世界貢獻。”

      外溢發展,加快“走出去”,深圳不是少數幾家企業,而是一個群體,不僅有市場占有率,而且有實體投資,有經濟技術合作,不僅開拓新興市場,而且在發達市場擁有相當的話語權。

      這是一支配置全面的遠征軍,突破和改變著既有的產業發展秩序。

      從英國倫敦皇家醫院、南非NETCARE醫院,到法國CHU Nancy醫院、波蘭Clinical醫院……都可以看到邁瑞的產品,該公司2006年9月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去年全年收入達到7億多美元,58%來自海外。中集集團北美并購項目位于美國中部的印第安納州MONON小鎮,在一個僅有1800人口的小鎮上,中集雇員竟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海能達憑一個小小的對講機,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股神巴菲特“黃金搭檔”——查理·芒格先生說:“像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企業,已經比很多歐美企業做得更好,正在引領世界新能源發展的趨勢?!?/p>

      “位移”的新節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值得期待。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建院4年,被《Nature》評為2010年中國科研機構實力榜第四。光啟研究院成立兩年,申請專利1700多件,占全球超材料專利的80%。深圳近三年新增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等各類創新載體300余家,相當于之前28年存量總和的近兩倍。上半年,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21.3%,是GDP增速的兩倍多。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一個民族的振興,離不開自主創新,這是一個公理。”市科協主席周路明如是說。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圳,走在路上,持創新,有尊嚴。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眾 吳凡)

      [責任編輯:黃淳]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1 | 亚洲色天堂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