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4日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并致開幕辭。習近平在致辭中表示: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二十國集團應該調整政策思路,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長期政策并重,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并重。(9月4日新華網)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隨著綠色經濟、互聯網經濟等新經濟興起,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創新競爭力就在不斷提升。前不久發布的《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15—2016)》黃皮書就明確指出,這些年中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在G20中排名第9位,這也是G20集團唯一進入前十名的發展中國家。
面對當前各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挑戰,要想徹底走出危機就必須在“創新”上下足功夫。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就2016年G20峰會發表致辭,也曾強調“我們應該致力于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為各國增長注入動力,使世界經濟煥發活力”。在杭州峰會這場中國今年含金量最高的主場外交中,習近平強調“創新發展方式”,不啻于為世界經濟走出當前陰霾指明了路徑。
創新驅動發展,也已成國際社會對G20杭州峰會的深切期待。9月3日,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第二屆東方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上就曾明確表示,對于G20杭州峰會來說,創新發展和完善國際金融架構是俄方關注的方面。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創新發展方式”,以及中國將創新增長方式列為G20杭州峰會重要議題,推動制定《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盡皆有助于通過創新為20國集團經濟增長釋放更大的空間。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一直在與世界各國共贏發展,在讓各國享受中國發展帶來的紅利。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度達到50%以上。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就結合了中國國內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供給側結構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實踐,詮釋出中國共贏發展的誠意。
圣彼得堡峰會,習近平主席提出“發展創新,是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要求”;布里斯班峰會,他強調“讓創造財富的活力競相迸發,讓市場力量充分釋放”;安塔利亞峰會,他從歷史視野揭示創新是歷次重大危機后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實現復蘇的根本;杭州峰會,他表示“面對當前挑戰,我們應該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相信G20杭州峰會也必能抓住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契機,通過創新提升世界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
創新增長方式賦予了中國經濟新活力,充滿活力的中國經濟也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新機遇。正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除了出臺“創新增長藍圖”這一綱領性文件以外,還將出臺“創新行動計劃、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3份配套行動計劃。期待各國能夠攜手同心繪就創新增長新藍圖,進一步加強在科學技術、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領域的全方位創新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共同繁榮。(南方網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