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6月7日下午,“育兒講堂”講師、“深圳實驗幼教”深圳市蓮花二村幼兒園專職體育教師朱良走進深圳新聞網視頻演播室,和家長們分享親子體育游戲的秘密。
“育兒講堂”講師、“深圳實驗幼教”深圳市蓮花二村幼兒園專職體育教師朱良走進深圳新聞網視頻演播室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吃、睡會是孩子的第一需要,事實上,游戲才是孩子生活的第一需要。”朱良老師認為,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就是孩子在玩,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鍛煉,在玩中獲得健康與快樂。在幼年階段,孩子的游戲特點和身體素質都是不一樣的,家長有必要了解個中特點,抓住時期著重培養孩子。
朱良老師
據朱良老師介紹,幼兒身體素質包含平衡、靈敏、協調、耐力、力量、速度、柔韌等方面,從18個月到48個月期間的身體素質都是不一樣的,抓住敏感期,就能使孩子的成長事半功倍,“18個月幼兒開始學會跑步,并且特別愛跑,在跑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自己不摔跤,需要協調自己的手、腳、大腦、身體及身體的平衡能力。2歲的幼兒出現有意識保護自己物品的現象,如:玩具、好吃的。當別的同伴過來搶,他也會去爭搶,爭搶的過程就是一個手臂力量的發展。3歲幼兒的社會活動逐漸豐富,他需要去面對社會中給他帶來的各種沖擊,如在人群密集的商場、人行道不被別人碰到,在游樂場或超市,不碰到東西。這就體現幼兒身體的靈敏性。4歲的幼兒可以持續走1.5公里或者跑步25米以上。在這過程中刺激幼兒心肺發育,增加幼兒胸腔的厚度,強健幼兒體魄。”
朱良老師介紹親子體育游戲
有了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玩好游戲;家長掌握了孩子的發展特點,才能玩好親子體育游戲。朱良老師告訴網友,在親子體育游戲前應注意運動的著裝;在幼兒進食30分鐘后玩游戲,避免引起不適;帶幼兒做一做熱身運動,為游戲做準備;提前準備游戲中需要的物品。“在游戲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安全,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游戲,并時刻觀察孩子玩游戲的積極性,也不要忘了鼓勵孩子,以此來培養幼兒的成就感。”
朱良老師和蓮花二村幼兒園的孩子做親子體育游戲
據了解,“育兒講堂”也將于6月10日下午3時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舉行以“童年那些難忘的體育游戲”為主題的講座,屆時,家長和孩子可以了解更多健康、安全的游戲。(文/曹園芳 圖/陳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