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深圳新聞網無人機航拍已經建成的深圳中心區“13姐妹”樓群
深南路邊上的投資大廈
立體空中連廊將深南大道南北區域縫合起來
深圳福田CBD規劃建設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如何把被深南大道分割開的南北兩片區域“縫合”起來,這也是規劃師多年的夙愿。
早在1996年的李名儀/廷丘勒的規劃方案中就構想了中軸線二層平臺,類似于紐約中央公園的設計理念,即全部采用綠色的二層步行系統。
1998年,深圳邀請了日本設計師黑川紀章深化中心區中軸線,他把上述方案進一步發展為立體軸線,把二層平臺整個架起來——下面一層是商業,再往地下做成停車庫,變成了一個多層、立體、多功能的復合功能軸線。也就是說,從蓮花山公園的腳下,我們可以沿著二層步行系統走到市民中心,再一直走到會展中心,全長2公里,行人可以完全不受機動車干擾。
20年后,設計師圖紙里的二層步行系統即將全面實現。2017年6月22日,深圳市規土委福田管理局公布福田區中心區空中連廊詳細規劃草案,空中連廊規劃范圍包括紅荔路、彩田路、濱河大道和新洲路所圍合的區域,面積為4平方公里。
“13姐妹”建筑群實現統一規劃,樓和樓之間建立起舒適連續的步行系統
“13姐妹”建筑群的社區公園讓每一排建筑都有很好的景觀
社區公園
深圳福田中心區的“13姐妹”建筑群一角
?2018年3月26日,深圳福田中心區“13姐妹”建筑群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