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基層治理改革中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徑
觀湖街道:城管執法在片區
龍華區“雙提升”行動進入以提升形象與品質為主要內容的“4.0”時代,觀湖街道以“爭當尖兵,打造精品”的更高目標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
觀湖街道打響“藍天行動”攻堅戰,聯合執法全天候設點查處違規泥頭車。
2018年,龍華區提出:要在2015年市容環境和管理秩序“雙提升”、2016年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雙提升”、2017年城市管理能力和建設水平“雙提升”的基礎上,打造城市形象和品質“雙提升”的4.0版。
2018年,觀湖街道提出:在龍華區爭當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尖兵的進程中,觀湖街道要爭當“六個尖兵”,打造“六項精品”,其中包括:爭當品質提升尖兵,著力打造現代城市風貌精品。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9月,龍華區啟動了基層治理改革的觀湖試點工作,基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將轄區原有6個社區劃分為17個片區、17個城管專業格、20個消安專業格、20個安監專業格、6個勞動專業格、6個綜治維穩專業格、358個基礎格。在這項改革中,街道城管綜合執法力量全部下沉到了片區,開始探索一條城管執法的“片區模式”。
條塊攜手:
徹底清理非法辦學及無證午托班
觀湖街道正在推進的基層治理改革,主要是通過創新社區管理機制,以基層社區為依托,以單元網格為載體,整合管理資源進社區,進網格,重心下移,建立起“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調運轉、責任落實、反應快速”的新機制。其中一項改革內容是改“巡辦分離”為“巡辦結合”,督查考核方式由“以條為主”改為條塊“雙重督查考核”。這項改革使過去許多條塊權限分離的基層治理事務在片區得以有效解決。觀湖街道執法隊根據區、街道統一部署,不斷深化改革,遵循全面覆蓋原則、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原則、城市管理一崗多責原則,積極開展城管綜合執法,市容違法行為查處效率低、整改“走過場”、易“回潮”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在片區得到及時解決。
據介紹,為進一步加強對非法教育培訓機構及午托班安全管理工作,2018年1月1日起,觀湖街道統一指揮,由觀湖街道執法隊牽頭,聯合街道安監辦、消安辦等多個部門,在17個片區重拳出擊開展2018年非法教育培訓機構及午托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旨在全面清除觀湖轄區內的非法培訓及午托班。
行動第一階段,首先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防范意識。執法隊在觀湖轄區內廣泛宣傳,對無證辦學等行為進行及時曝光,教育經營者自覺抵制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做到“亮證辦學”。其次,對出租給非法教育培訓機構以及無證午托班的業主、二房東進行宣傳教育,讓出租屋業主(二房東)等切實提高社會責任意識,構建共同承擔打擊無證午托班和非法教育培訓機構的社會責任體系。執法隊印制并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3000份,同時充分利用政務欄、公開欄、橫幅標語、安全警示單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的安全防范意識,以獲得群眾最大的理解和支持。第二階段,加大巡查力度,進行拉網式排查。根據街道辦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觀湖執法隊相關領導帶隊,通過拉網式摸底排查,發現一宗,查處一宗,堅決取締無證辦學機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并對查處無證辦學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第三階段開展查處,今年第一季度,共出動執法人員1825次,車輛535次,共計排查非法教育培訓機構102家次,責令整改55家。目前,執法人員進一步加大對城中村、街邊小巷等隱蔽地點的巡查監控力度,從源頭遏制無證辦學,消除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利益。不定期對其已查封的無證辦學機構、幼兒園進行回訪,以免無證辦學機構重新對外開放。
巡辦結合:
“藍天行動”全天候防治揚塵污染
基層治理體系的改革使城管執法行動實現了“巡辦結合”,大大提升了執法效能。
今年以來,根據市、區統一部署,觀湖街道積極部署開展空氣質量提升行動,為更好做好“揚塵”整治工作,觀湖執法隊集中力量,加強源頭管理,在專業城管網格員對轄區主干道泥頭車上路等影響市容環境行為進行日常巡查的基礎上,執法隊安排隊員于重點路段協同交通預聯辦、公安派出所等部門持續開展泥頭車聯合執法行動,以蹲守伏擊和連續巡查的方式,堅持24小時全天候持續對路過的泥頭車進行截停檢查,主要負責對白鴿湖垃圾焚燒場、樟坑徑坂瀾大道基地聯絡道、田心石場及其周邊等余泥渣土偷排亂倒嚴控點的定點蹲守以及坂瀾大道與環觀南路交匯、新樟路口、觀光路地鐵四號線車輛場出口等重點區域泥頭車撒漏及車身不凈的定點蹲守,堅決做到發現一輛查處一輛,嚴厲打擊泥頭車帶泥上路違法行為。針對轄區在建工地、邊坡鞏固工程施工現場,城建等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通過科技手段實時監控工地車輛出入情況,保證“泥頭車”整潔上路。每天安排巡查員在轄區的各個工地入口巡查,及時發現問題,發現一宗,查處一宗,嚴厲打擊泥頭車帶泥上路污染路面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執法隊共出動隊員620余人次,執法車輛150余車次,已檢查泥頭車2900多輛,查處8宗,罰款3萬余元。
督促施工前做好施工圍擋,工地出口設置車輛自動沖洗裝置,出口硬底化并與市政道路無縫連接,施工作業全面進行濕法施工,裸露土地噴灑抑塵劑壓塵。在觀湖轄區的工地,執法隊隊員每天都反復巡查,并定期報告揚塵污染工地檢查情況,監督施工方沖刷路面。督促施工嚴格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路面保潔、道路硬化等工作。
精細管理:
打造城管執法的“觀湖精品”
記都了解到,在龍華區此前持續推進的“雙提升”行動,觀湖街道率先基本實現了“五無(無亂擺賣、無超門線經營、無伸縮雨篷、無違規報刊亭、無燈箱廣)”+“五化(凈化、硬化、綠化、美化、文化)”的治理目標,那么,在“雙提升”進入4.0版的時段,面對街道“爭當尖兵,打造精品”的目標,觀湖城管執法如何再臺階、再出精品?
觀湖執法隊把目標設定在“精細化”方面。
城管執法力量下沉片區,基層治理的體制改革使觀湖街道的城管執法實現了“目標更清、距離更近、行動更靈活”的改革目的,更為精細、更有針對性的執法行動在各個片區展開了。
春節前后,煙花爆竹進入傳統銷售旺季,為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嚴防惡性事故、案件發生,執法隊、各社區同步排查煙花爆竹安全隱患,保障轄區居民平安過節。
違規設置的戶外廣告招牌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執法隊逐步建立戶外廣告招牌長效管理機制,按照先主干道再次干道、支路的順序,遵照“整治一條、驗收一條”的原則,根據“一店一招牌”的要求,“明確任務、規定時間節點”、“整治一塊、銷賬一塊”的工作方法,下定決心對轄區戶外廣告招牌進行專項整治,嚴格對未按要求設置、未經城管部門批準、存有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進行拆除,引導店主設置規范的戶外廣告,實現戶外廣告布局合理、設置規范、材質統一、樣式精美的總體目標。年內完成環觀南路、環觀中路、人民路、大和路、求知路、沿河路等6條主要道路的廣告牌整治,重點打造觀湖廣告牌精品示范路,力爭100%通過市級驗收。
有一組數據能體現觀湖執法隊在提升市容環境品質方面的執法精細度:2018年第一季度,已處理亂擺賣265宗;亂搭建27宗(約531平方);處理超門店1348宗;清理占道廣告205宗;亂掛橫幅68宗;亂堆放2413宗;亂張貼1908宗;亂掛曬1669宗;整治戶外廣告84宗(約1225.5平方);排查黑煤氣24宗,查扣350瓶;查處私宰活禽2宗,查扣27只;行政處罰案件155起,罰款75075元;檢查泥頭車2900輛,查處8宗,罰款30000元;排查非法辦學和無證午托班535次,出動1825人次,535車次,共排查102家,關門17家,遷離16家,控停2家,責令整改55家,清退分流學生2000余人。
作為龍華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作為龍華區的中心城區,觀湖街道始終以更高目標對各項工作進行探索,在基層治理改革的試點探索中,城管執法也在探索創新路徑,打造創新樣板。(孫波 董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