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彪2018年7月接受深圳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年轉型不成功他就辭職
轉型有陣痛 提前解約損失2000萬元
南嶺村從2015年開始轉型,轉型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南嶺村也交了一些學費。
1983創意小鎮所在的位置,起初只是一個低端的珠寶加工企業,張育彪引進高科技產業必須與珠寶企業提前解約,租金損失超過兩千萬元。“要轉型就必須要犧牲眼前的利益。包括后來我們收購了一個創投企業,也是高風險的。去年(2017年)成立南嶺基金的時候,有人潑冷水,說集體經濟不適合搞這種創投。”
張育彪說,從1個科技創新企業到30個企業,“我相信會成功兩、三個的,包括投資水下機器人,智慧零售等領域,只要我們有心去做,一定做得到,民營企業做得到的,我們也做得到。”
南嶺村引進投資的企業中有一家生物科技企業,它致力于研發新型抗體,目前已有6個抗體研發成功。第1個產品已經走向市場。這家企業,南嶺村占股超過百分之三十。
南嶺村引進的生物科技企業,正是康體生命公司。這家公司通過羊駝培養出抗體,比傳統的用小白鼠研發抗體更高效更精準。1克抗體,市場價值是100萬元左右。
康體生命總經理杜孩在公司實驗室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時我們之所以選擇南嶺村,是因為南嶺村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提供一些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創業初期遇到的困難。”
傳統的抗體研發需要養殖很多的老鼠,上萬只甚至十萬只才能產出很少的抗體。康體生命公司則從羊駝著手研發,找到了對應的DNA系列就可以實現量產,進而取代其他抗體。目前這個技術在全球只有德國的一家公司和康體生命才擁有。杜孩稱,康體生命的抗體即將出口,免費贈送給外國用戶試用,以此打開市場。他們相信,自己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是有競爭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