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
深圳新聞網訊 不少人都知道內伶仃島生態物種極其豐富,最近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島管理站巡護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條蟒蛇——緬甸蟒,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專家提醒,如市民在野外發現蟒蛇,不要輕易驚動它,并及時匯報給當地林業部門。因為蟒蛇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擾時,會因受到驚動,而做出攻擊反應。如果不慎被蛇咬傷,應第一時間趕往醫院就醫。
現場:緬甸蟒獵殺野狗
日前,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管理站工作人員在上山收取野外動物監測設備紅外相機時,在紅外相機安裝點(專家樓后山海拔150m處)附近發現一條緬甸蟒。
當時,發現時緬甸蟒正在吞食一條野狗,據肉眼觀測,緬甸蟒身長約為4米,體重20-25kg,野狗體重約為5kg。
工作人員發現緬甸蟒后,對緬甸蟒進行觀察,并拍攝影像留存記錄,據觀察緬甸蟒健康狀況良好,最后工作人員將相關情況上報保護區管理局。另外工作人員提醒:"如市民在野外發現蟒蛇,最好還是不要去接觸這些蛇,不要輕易驚動它,抓它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據了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如果在野外發現不知名動物,應先觀察辨別,并及時匯報給當地林業部門。
科普:什么是緬甸蟒?
提到緬甸蟒,不少市民還是比較陌生的,那么什么是緬甸蟒呢?
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巖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巖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
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頭較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 (熱感應器官 )。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云狀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
這種蛇分布范圍很廣,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北部等地,我國見于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海南、貴州、湖南等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