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2018年8月21日訊 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四十年只不過是浪花一朵甚至水滴一顆,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四十年是人生半程,是播種希望、等待開花的全過程;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四十年是波瀾壯闊,是發展前路的光明開闊。
今年年初,南京市發布了《關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欲建創新名城,須有創新人才,創新驅動實質也是人才驅動。通過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人才安居政策體系,實現人才的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
租房補貼 讓夢想照進現實
宜居宜業“居”在前,安居才能樂業。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房租等生活成本和壓力的不斷增大,已成為影響高校畢業生在寧就業創業的重要因素,現有住房保障政策難以滿足高校畢業生實際需求。2016年6月南京將高校畢業生納入公租房貨幣化保障范圍,出臺了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政策。政策自實施以來已累計為6.51萬名(數據截止2018年6月)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3.77億元,有效減輕大學生在寧穩定就業和初次創業的生活壓力。
隨著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打造,這項補貼政策還將為南京推進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實施,每年吸納20萬以上大學生在寧就業創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讓更多人將夢想安放在南京。
擴大惠及范圍 讓政策更走心
去年3月,南京市政府對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工作進行了評估,發放調查問卷近2000份,涉及高校9所,結果顯示該項政策切實解決了初入社會大學生群體的實際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南京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支持該政策長期實施”的比率近乎100%。同時,也發現申請需要提交的租房證明材料獲取上存在一定困難,此外,在校大學生即潛在留寧目標群體政策知曉度仍有提升空間。
針對評估反映的問題,市人社局多次調研,并對比其他城市的引才政策提出合理建議。市政府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出臺了《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調整高校畢業生和外來務工人員住房租賃補貼申請條件的通知》、《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安居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擴大政策范圍、延長補貼領取時間、降低申報門檻,優化申請材料,將與父母共有家庭唯一住房、在寧部省屬單位就業或提供住房租賃備案材料的本市和外地戶籍大學生均納入補貼范圍,使之惠及更多在寧就業創業的大學生,基本實現應報盡保、應享盡享。
加大宣傳 讓政策更“接地氣”
為了擴大政策知曉度,讓政策更暢達,南京市人社局在駐寧高校就業網站和“我的南京”手機APP客戶端設立“寧聚計劃”專欄,實時推送相關活動;在補貼申報網絡平臺登載政策內容和申報操作的解讀,幫助申請人更好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此外,通過制作生動形象的動漫宣傳片,對租房補貼政策進行生動解讀,清晰直觀地讓大學生了解申領步驟。南京市人社局更是積極通過“面對面”宣傳,結合“百家名企進高校”“百場校園招聘會”“百場宣講校園行”就創業服務活動,通過加強府校合作,宣傳南京的就創業環境,讓更多大學生關注南京、了解南京、愛上南京,并最終愿意留在南京、建設南京、扎根南京。
一網受理 讓政策“智慧”落地
為了方便高校畢業生申領補貼,南京市人社局還簡化辦事流程,做到一個平臺受理,并聯審批,直接發放到人。確定了“互聯網+政務”智慧服務理念,讓申報補貼“不出門”、讓材料審核“不跑路”,創新再造工作流程。高校畢業生通過下載“我的南京”APP登錄申報系統或登錄“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就可完成網上申報,上傳材料僅為學歷學位證書、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或租金發票兩類材料。充分運用審核部門信息化建設成果,通過數據共享和信息資源互通聯動審核。審核結果發布后,短信提醒及時推送至申請人,做到申請人對補貼申請的過程、進度、結果等信息可查詢,實現租房補貼政策全透明、過程全公開、查詢全方位,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評議。
隨著“寧聚計劃”的不斷宣傳,政策對集聚更多高校畢業生來寧留寧就業創業的磁吸效應更加凸顯,南京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不見面”審批模式也被國家發改委作為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著力破解群眾辦事堵點問題的典型模式經驗在全國推廣。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開放面臨新的時代背景,南京市人社局將繼續做好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工作,通過讓政策“智慧”落地,促使“雙創”氛圍更加濃烈。
(記者 陳晨 通訊員 畢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