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深圳也可以成為全民自然教育典范城市

      條評論立即評論

      深圳也可以成為全民自然教育典范城市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正是春光明媚時節。近日,一項名為“市民花田市民管”的播種活動在市民中心南廣場開展。下周一,2019深圳市梧桐山第四屆毛棉杜鵑花會也將開幕——對深圳人來說,這也是踐行全民自然教育的一種方式。

      正是春光明媚時節。近日,一項名為“市民花田市民管”的播種活動在市民中心南廣場開展。下周一,2019深圳市梧桐山第四屆毛棉杜鵑花會也將開幕——對深圳人來說,這也是踐行全民自然教育的一種方式。

      深圳既是經濟大市、產業大市、人口大市,又是空間小市、資源小市、環境容量小市。也因此,這些年來,深圳一直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與提升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日前,一則這樣的新聞令很多深圳人怦然心動: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0.92%以上,綠化覆蓋率將達到50%以上,讓市民生活在真正的森林城市里。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來,深圳依托森林、濕地、綠地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建立了眾多自然課堂。比如,深圳創立了全國首個自然學校,成立了全省首批13個自然教育中心,充分利用世界森林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全國科普日等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自然教育,年均組織活動800多次,服務市民6萬多人次。

      據相關報道,到2020年,深圳還將建設自然教育學校15處,科普基地200處,串聯形成覆蓋全市域的自然教育網點系統,基本建成以森林和濕地為載體的全民自然教育系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深圳不僅是一個全民閱讀蔚然成風的城市,也是一個全民自然教育蓬勃興起的城市。

      是的,生命本來就源于自然,人與自然的接觸應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現代人已日益與自然彼此隔膜,越來越多的人具有自然缺失癥傾向。尤其是現代城市兒童處在高科技的包圍中,太容易被電視、電腦、網絡游戲、智能手機等高科技產品吸引,與大自然割裂。

      治療自然缺失癥的重要途徑,就是積極推行自然教育,讓一個人學會通過聆聽、觸摸、眼觀、描述等方式親近大自然。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對深圳人來說,了解城市草木等自然物種的過程,也就是了解城市的過程。在領略城市生態之美的同時,進一步消除對城市的地理疏離感。

      數據顯示,深圳共有維管植物近210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2種,遍布深圳的街道與公園。然而,市民卻常常“知其美,不知其名”。為此,去年5月,市城管局攜手QQ瀏覽器上線“識花君”小程序,拍照就可以識別各種花草樹木——這也是一種創新的自然教育。我們希望,接下來,類似這樣的微創新還可以更多些。當然,更值得期待的是,作為深圳新一輪重點規劃建設的“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未來的深圳博物館自然館也將助力深圳全民自然教育邁上新的臺階。

      在這萬物生長的春天里,討論全民自然教育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從全民閱讀到全民自然教育,希望更多深圳人能夠學會去閱讀自然這本“大書”,去用心體察這本“大書”的章節、段落乃至每一個標點符號。

      [責任編輯:施冰冰]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 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911国产户外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