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FAB12年會在深圳舉辦。
貳
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剛成立之時,許多外國人認為深圳設計能力不強。當時我們下定決心,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設計!
舉辦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
2008年,三諾數碼集團主席劉志雄發起成立深圳工業設計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我受劉志雄邀請出任協會首任秘書長。
協會成立之初,一共只有4個人,我們擠在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間,立下了宏圖大志:深圳的設計必須國際化,我們要讓世界看見中國的設計,而且是看見影響世界的中國設計!
但是當時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還以模仿為主,深圳被很多人看做是手機產業的追隨者,我們該如何改變現狀,走上國際化?這著實讓我們頭疼了一陣。
那時恰逢深港兩地聯手打造“深港創新圈”,我們就決定從鄰近的香港入手。當時的深圳市領導非常支持我們聯手香港打造國際化品牌的策略,并帶領我們拜訪香港設計中心,港方也十分贊同我們提出的合作思路,認為雙方可以優勢互補。
欣喜的我們回到深圳就著手策劃。于是,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誕生了。2008年12月,與香港的年度旗艦項目“設計營商周”同期舉行。
如今,舉辦設計節對我們而言已經駕輕就熟了,但對當時只有8個人的團隊來說,確是件頂天的大事,那是我們第一次承辦大活動,要接待上千位嘉賓,可是一開始我們連開幕式上的“啟動儀式球”去哪弄都不知道,全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出來,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首屆設計節的規格一定要高,不然今后再想打響品牌就難了。
最后,首屆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節獲得了巨大成功,在開幕式上,深圳與香港兩地簽署了《深港創新圈——深港設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深圳工業設計開始向國際舞臺邁進。
參加“倫敦百分百設計展”
2011年,我帶隊走進“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倫敦百分百設計展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必須經專業評審團審核后方能獲得參展資格的展覽,也是全球最受矚目的商業性設計展會,這個被譽為“世界設計風向標”的展覽在過去很少有中國人的身影。
2009年,我們第一次跟“倫敦百分百設計展”的評審團溝通,希望參展。當時設計展評審團主席問我們:“你們中國有設計嗎?No design,just copy?!?/p>
道路雖然艱難,但我們必須要走下去。此后,我們不斷地以書面形式向評審團全面介紹深圳的工業設計情況,并邀請評審團到深圳的各個設計公司參觀,加上華為、中興、飛亞達等企業的產品設計水平逐步提高,最終在2011年,我們站上了設計展的舞臺,讓世界看到了深圳的設計。
那一次走出去,我們的設計師發現自己與世界的差距原來那么大。國外的設計師在做設計之前會做大量前期調研,為了將設計做到極致,可以不計成本地調整成千上萬次,雖然我們目前還做不到,但是這樣的理念可以傳播根植于每個設計師心中。
我們也獲得了一個全新的國際化視野,原來設計可以融入生活,也能帶來不同的商業原型,這些都是很大的收獲。
2014年,我們第四次帶領展團參加“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在那次展覽上,“深圳館”升級為“中國館”,中國設計在國際頂級設計舞臺上立足。
德國iF設計大獎海外展廳落戶深圳
2012年12月,深圳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工業設計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并且每年拿出一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推動工業設計行業發展。
2013年,深圳引入“倫敦百分百設計展”專家評審機制,成功舉辦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展會——中國(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這次大展贏得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并獲得了國際頂尖設計大師的尊重,為中國的工業設計在國際贏得話語權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也是在2013年,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iF設計大獎首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海外展廳落戶深圳,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市民和業界免費展示iF設計大獎60多年來的獲獎作品,這是對深圳的肯定與榮耀。
當時,我還記得德國iF設計大獎組委會主席拉夫·魏格曼在接受采訪時說,深圳政府對工業設計的高度重視非常明智,而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充滿創意與活力,聚集了許多年輕設計師,是設計界未來的力量。
2014年,我們花了6個月時間建成深圳與赫爾辛基合作設立的中芬設計園,吸引了幾十位中外著名設計大師入駐。
如今,這股力量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