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想做卻又力不從心的尷尬

      條評論立即評論

      想做卻又力不從心的尷尬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文明很多時候是一個與場域有關的問題,能夠塑造和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比如在日本旅行,你會自覺地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無比耐心地在一個并無車輛往來的路口等候綠燈亮起。

      文明很多時候是一個與場域有關的問題,能夠塑造和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比如在日本旅行,你會自覺地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無比耐心地在一個并無車輛往來的路口等候綠燈亮起。

      很多人去了日本都會遇到同樣一種尷尬:手里的垃圾不知道該往哪兒扔,也不知道該怎么扔。不知道該往哪兒扔,是因為日本的街道上幾乎看不見垃圾桶;不知道該怎么扔,是因為日本的垃圾分類極為細致,而我們對相關知識并沒有太多了解。在一個文明的場域中想做點什么卻又力不從心的感覺,是很微妙的。

      在國內,垃圾分類的問題已經被提了很多年,但成效依然十分有限。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推進垃圾分類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些國家甚至用了幾代人的時間。不是說這些國家效率低下,而是推進垃圾分類確實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兒,尤其是相關教育和知識的開展與普及。

      為推行垃圾分類,日本進行了約10年的全民教育,年年講,月月講,還通過學校環境教育,用小學生來教育大人。一個社區新入住的居民,一般在第一天就會收到有關垃圾分類的說明和扔垃圾時間表,上面還有中、日、韓、英四種文字說明和彩色漫畫圖示。有留日學生在博客中稱,自己到日本上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

      在深圳,這樣的教育近些年也逐漸開展起來。比如2017年,龍崗區城管局和龍崗區教育局攜手合作,開展了“垃圾分類減量教育實踐活動視頻大賽”、“環保‘推廣大使’選拔賽”、垃圾分類主題班會、垃圾分類社會實踐等一系列創建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明白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并自覺將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

      推進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見效緩慢,但卻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石。我們需要有花上幾代人的時間去做好一件事情的見識和定力,心存美好,承續發力從小事做起,從娃娃抓起。 

      彭健

      [責任編輯:劉婷]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性色在线视频 | 久99中文在线视频 | 中国aV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