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深圳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將表彰獎勵范圍擴大,目的就是要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放大激勵指揮棒的導向作用,讓城市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都朝著高質量的目標看齊,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作為深圳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全市最高質量榮譽,市長質量獎已成為深圳的一張名片。
新一期政府公報顯示,修訂后的《深圳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將于今年6月15日起施行。此次修訂,將表彰獎勵的對象從原來以經濟領域營利性組織為主,調整為全面覆蓋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管理和服務六大領域,同時申報范圍擴大到組織實施的項目類,使申報形式更靈活,激發更多主體參與。
國際質量管理大師約瑟夫·朱蘭有一個著名論斷:“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鄙钲谑侨珖钤缣岢觥百|量強市”理念的城市,并且把“深圳質量”作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核心戰略。深圳清醒地認識到,速度終有上限,質量永無止境,先人一步探索從“比速度、比規?!钡健氨荣|量、比效益、比結構、比可持續”的發展新路子。
2010年,深圳率先在全國提出“深圳質量”新理念,明確要求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擺在更加優先的位置,推動了從“深圳速度”到“深圳質量”的轉變。2011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對“深圳質量”的科學內涵進行闡述,指出“深圳質量”是“深圳速度”量變基礎上的躍升,是“效益深圳”內涵和外延的擴展,明確了其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新理念、新標桿的重要地位,此時“深圳質量”已開始具備“大質量”的內涵,成為從“小質量”到“大質量”的跨越的關鍵節點。于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的全國首部質量“基本法”——《深圳經濟特區質量條例》,更是直接明確了“深圳質量”的“大質量”內涵——貫穿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滿足高水平穩定增長和可持續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包括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和政府服務等各方面。
如今,“深圳質量”早已不是經濟的“獨奏”,不再局限于產品質量、行業質量乃至經濟質量,而是涵蓋經濟質量、文化質量、社會質量、生態質量、城市建設管理質量和政府服務質量的“交響”,是“硬件”質量與“軟件”質量的全面提升。作為首個“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深圳要堅定不移把質量作為價值追求,在質量建設上持續發力,以質量引領城市發展,用質量增創發展優勢。
具體怎么做?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要用好激勵指揮棒,導向全域高質量。《深圳經濟特區質量條例》明確提出,要完善以市長質量獎為重點的質量獎勵制度,對在推動深圳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管理和政府服務質量建設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組織、項目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事實上,作為全國首個地方政府質量獎,深圳市市長質量獎自2004年正式設立以來,評選出了一批批質量效益領先、創新卓有成效、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市長質量獎成為引領質量建設一面旗幟,獲獎單位則成為社會公認的質量標桿。新修訂的《深圳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將表彰獎勵范圍擴大,目的就是要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放大激勵指揮棒的導向作用,讓城市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都朝著高質量的目標看齊,從而更有力地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圳特區報首席評論員姚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