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圳見>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公益訴訟,贏的是綠色發展理念

      條評論立即評論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公益訴訟,贏的是綠色發展理念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簽訂,企業承擔了環境損害修復與賠償責任,好像是輸了“官司”。但實際上,這一次小小教訓,無異于給企業敲響了警鐘,防止其在犧牲環境求發展的歪路上越走越遠。

      深圳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簽訂,企業承擔了環境損害修復與賠償責任,好像是輸了“官司”。但實際上,這一次小小教訓,無異于給企業敲響了警鐘,防止其在犧牲環境求發展的歪路上越走越遠。

      6月10日下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與深圳信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深圳市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深圳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到場監督。根據協議,由信隆公司負責因其違法排污而造成的環境損害修復,并承擔相關費用。

      “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這長期困擾著環保領域的難題,隨著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的簽訂,在深圳宣告破解。根據協議,政府不再為生態環境損害買單,“買單人”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真正實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

      “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是一條公理,也是常識。早在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明確提出,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這條原則在此后修訂的環保法律法規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在執行層面,誰來代表公共利益向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來提起索賠,卻成了一個難題。難題久拖不決,企業責任無法追究,最后只能由政府買單。政府買單也就是公眾買單。公眾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讓受害者買單,而施害者卻毫發無損,顯然不公平!

      為破此困局,深圳市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與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的銜接機制,2018年原市人居環境委與市檢察院簽訂《關于在環境公益訴訟工作中加強協作的工作方案》,建立駐點檢察官和特邀檢察官助理交流工作機制,駐點檢察官深度參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及時進行工作監督、指導,與環保部門共同討論、共同商議,共同建立維護生態環境安全的司法屏障。深圳市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的簽訂,就是這一創新機制的成果。通過這一機制,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主動申請獲得市政府授權,作為賠償權利人代表與信隆公司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污染企業的責任因此得到及時追究,起到了懲前毖后的作用,也令環保法律法規的權威性與公正性得到了維護。

      生態環境污染之痛,不會因為責任得到追責或者受害者收到賠償便可完全平復,其實最重要的一步還在于環境修復。這也是深圳市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的一處亮點。治理修復,是協議的首要內容,凸顯協議劍之所指,在于恢復生態,維護環境,而不是以罰代管,真正代表了公共利益。6月5日,在第48個世界環境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試行)》。該規定明確省級、市地級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關部門、機構或者受國務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的部門可以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更首次將“修復生態環境”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方式。這些新規定新要求與深圳之前的探索、創新、改革多有不謀而合之處,而來自更高層面的法律支撐,也對深圳進行更深入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圳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簽訂,企業承擔了環境損害修復與賠償責任,好像是輸了“官司”。但實際上,這一次小小教訓,無異于給企業敲響了警鐘,防止其在犧牲環境求發展的歪路上越走越遠。而通過這一份協議,既彰顯了政府“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的決心,也體現出政府“治病救人”,敦促企業改弦更張的善意與誠意。這份協議的背后,其實沒有輸家,贏的是公眾利益,是綠色發展的科學理念。(深圳特區報評論員趙強)

      [責任編輯:施冰冰]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精品福利午夜高清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 日本歪歪大片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