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開放帶來的數據應用,可以改變城市“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的粗放治理方式,實事求是、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方式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
6月19日,2019深圳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為支持賽事,深圳市政府開放了14個領域1095項1.4億多條數據。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數據分析公司與開發者將深度挖掘利用這些開放數據,為破解城市治理和民生難題提供洞見與智慧。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曾提出一個經典的類比:“數據是21世紀的石油。”一如煤炭驅動了首次工業革命,石油影響著當下世界的光景,數據驅動經濟成長的巨大能量已經嶄露頭角。城市要在經濟競爭中居于不敗之地,首要的是解決好“能源”問題。近年來,深圳努力為企業降電費、穩供應,營商環境優化的成效漸顯?,F在,深圳做好政府開放數據工作,搭建起社會共享政府數據資源的基礎設施,釋放出數據“能源”的活力,才能面向未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開放數據,能創造商機。蕪雜的數據若不加整理、挖掘與利用,幾乎無法產生價值,但經過數據科學家、數據工程師的加工,數據就可能成為“阿里巴巴的寶藏”。我們居住的城市是一座龐大的數據庫,政府部門每天都能收集到巨量數據,“芝麻開門”的咒語,掌握在了政府手上。數據是一種公共基礎設施,數據作為基礎將支撐起城市的創新體系。過去講“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建設對城市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打開數據寶庫的大門,讓各類商事主體充分汲取公開數據的養分,才能提高城市創新競爭力。
經濟學者預測,倫敦開放公共交通數據供企業利用,大約產生了5800萬英鎊的經濟效益——這不過是“大數據”最簡單的“玩法”,就撬動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制造了不小的商機。發揮灣區優勢,集納世界智慧,深圳政府開放數據能激蕩起的經濟活力不可估量。
開放數據,為治理賦能。數據的應用,也將帶來治理理念的革新。開放數據讓“大數據”管理成為可能,更高效的城市管理分析模型能將實時、精準的城市運行狀態反饋給“大腦”。開放數據只是第一步,政府還要扶植數據應用開發,積極購買優質的數據分析服務。這些數據應用將有助于城市管理者掌握城市發展的全局圖景,洞悉市民與企業的政務服務需求,以便高效運籌資源,精準投放更優質的政府公共服務。
數據開放帶來的數據應用,可以改變城市“主觀主義”“經驗主義”的粗放治理方式,實事求是、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方式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去年,“1234”智慧市場監管系統上線投用,深圳已經能夠利用數據分析對企業進行智慧化信用監測。以數據分析為憑據,在公共資源交易、產業扶持資金申請、工程招投標等領域給予信用較好企業優惠傾斜,數據應用給深圳市場環境帶來的提升有目共睹。
深圳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已為公眾服務近3年,目前已提供了千余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積極鼓勵開放數據創新應用,激發不少創客的靈感,孵育出服務疫苗接種管理的“小豆苗”App、綜合政務平臺“i深圳”App等一批優質應用。進一步激發數據動能,將有利于打開政府交流的門路,刺激經濟發展,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這是開放數據真正的價值所在,也是提升城市未來競爭力的重要“能量源”。(深圳特區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