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禁毒工作水平,重點在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智能性、精準性與科學性。用科技武裝禁毒戰線,既是告慰為禁毒工作犧牲的英雄,更能保護奮戰在禁毒一線的戰士,面對新的挑戰,增強打勝仗的實力。
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深圳舉辦全民禁毒工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匯報一年來深圳禁毒工作的進展,表明深圳繼續打擊毒品的決心。
自2018年6月以來,深圳繳獲各類毒品2.76噸,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800余宗,深圳禁毒戰線立下赫赫戰功,全市法院新收一審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9.6%,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深圳預防吸毒工作已初具成效。
然而,我們仍然面臨較為嚴峻的禁毒工作壓力。尤其近年來,一些新型毒品打著“娛樂性藥品”等迷惑性極強的幌子,用“開心水”“奶茶粉”等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名字,借助互聯網傳播與銷售渠道,引誘了不少人誤入歧途。這些“軟毒品”的危害一點都不軟,相反,因其生產流通極具隱蔽性、對潛在吸食者極具欺騙性,已經成為了目前禁毒工作需要攻堅的重點、難點。
面對毒品借助新技術發生“惡性裂變”,社會禁毒的免疫系統也必須及時打上“升級補丁”。在昨天舉辦的全民禁毒工程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利用“大數據”緝毒,令人耳目一新。去年底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通報顯示,深圳禁毒工作綜合成效在全國36個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緝毒執法能力獲得唯一的滿分。新型毒品魔高一尺,智能禁毒道高一丈,是深圳緝毒執法能力不斷提升、禁毒工作綜合成效得到肯定的一個秘訣。
進一步提升禁毒工作水平,重點在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智能性、精準性與科學性。有緝毒一線干警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名吸毒人員,就是一條緝毒線索,就是一個網絡。”從“小突破口”入手,繼而全面搗毀整個制毒、販毒網絡,的確是過去緝毒工作總結出的有效經驗。這一思路,正與“大數據”思維有異曲同工之處。“大數據分析+禁毒情報”能夠發現網絡活動異常“切口”,找到販毒線索,“大數據分析+緝毒偵查”可以幫助查清涉毒犯罪嫌疑人的社交網絡,幫助公安順藤摸瓜。從抓到吸毒者的治安個案發現大規模制販毒品的線索,進而研判毒品活動的趨勢,學會在大數據思維下開展禁毒工作,能夠為禁毒資源分配、抓準工作重點和提升工作效率等提供助力,讓禁毒工作更有成效。
禁毒智能化是進一步提高城市禁毒能力的努力方向。深圳應發揮科技和創新優勢,對更多禁毒場景實現智慧賦能。例如,優化深圳市吸毒人員社會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深馨”平臺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現代醫療科技幫助吸毒人員戒毒康復,開發“戒毒智能手環”等科技產品幫助社區監控吸毒人員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復吸風險并加強戒毒干預,等等。禁毒戰線應當增強“智能意識”,結合工作難點和實際,開發出更多禁毒新應用,形成智慧禁毒的完整生態。
人們常常將禁毒比喻成一場持久戰,現代戰爭多是“信息戰”,禁毒戰爭也要信息化。用科技武裝禁毒戰線,既是告慰為禁毒工作犧牲的英雄,更能保護奮戰在禁毒一線的戰士,面對新的挑戰,增強打勝仗的實力。(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