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連續報道了深圳市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費英英堅守在孤殘兒童護理一線17年、扎根河源市龍川縣的鄉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事跡,與此同時,深圳羅湖區東湖街道大望社區黨委書記高桂秀,這位被梧桐山下2萬多社區居民親切稱為知心“秀姐”的居委主任的感人事跡,同樣也不脛而走、到處傳播,引發市民廣泛關注,引來網友交口稱贊,展現出新時代奮斗者的驕人風采。
費英英牽著小朋友們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她們身上的時候,我們發現愛心、奉獻、拼搏、奮進、責任、擔當,是她們的鮮明標識。用網友的話說,費英英“在最艱苦的一線護理崗位默默堅守17年,為孤殘孩子帶去希望,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義”;網友普遍認為,費英英傳遞著溫暖人心的正能量,“讓我看到她身上的大愛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22年來,高桂秀堅守在基層工作第一線
同樣,兩年來在“秀姐”的帶領下,社區創造了許多“奇跡”。去年臺風,社區內樹木幾乎全部吹倒,高桂秀帶著幾十個民兵披星戴月,用壞了4根鋸子,運走了87車倒伏樹木,協力防御臺風“山竹”并完成災后重建。向上向善,能量滿滿。
上述先進事跡,產生了強大的感召效應。有網友在費英英先進事跡影響下,計劃組織人員去寶安區社會福利中心看望幫助孤殘兒童。高桂秀作為社區“領頭人”,收集居民意見,協調解決糾紛,讓矛盾及時化解,使社區工作站更加團結。無疑,這是大愛與大愛的互動,這是初心與初心的互勉。
這些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之所以能在老百姓心中激起漣漪、引發點贊,蓋源于他們的信念契合了大眾的價值向往,滿足了大眾的內心期待。她們多年默默無聞的堅守和付出,正是一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贊歌。
十九大黨代表費英英
無論是費英英還是高桂秀,抑或各行各業不斷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都是我們這個火熱時代精神風貌的代表。費英英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廣東省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孺子牛獎”,被推選為十九大代表,高桂秀榮獲“深圳市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和羅湖區抗擊特大臺風“山竹”先進個人。背后是她們自己的努力和組織的培養。是深圳這座充滿創新精神的城市,為她們點燃了滿腔的激情;是社會福利中心和社區工作站這些看似平凡的崗位,給了她們展示才華的平臺。如果說她們是芬芳的鮮花,她們站立的地方,就是成長綻放的沃土。
當前正在蓬勃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守住初心,就是守住為人民謀幸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使命,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偉大的使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目標構成的。任何為人民幸福所做的貢獻,哪怕點點滴滴、瑣碎平常,都是崇高使命的動聽音符。
高桂秀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兩年來的工作
榜樣催人奮進,典型激勵前行。我們理應把費英英、高桂秀等先進人物當做身邊鮮活的樣板,樹立起見賢思齊的楷模,照見靈魂深處的差距,從她們的精神世界里汲取營養,像她們那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本職工作中迸發芳華;像她們那樣堅守初心、擔當責任,在平凡崗位上璀璨人生。讓我們這個社會,到處都能看到奮斗者的靚麗身影。用我們的雙手,書寫更加精彩的時代篇章。(南方網 雷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