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是企業打開可持續發展大門的一柄鑰匙,不僅當在國企全面鋪開,其他類型的企業也應積極主動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深圳首批發布的這些報告,具有模板價值,更有引領意義,彰顯了國企擔當,值得仔細閱讀、了解。
6月30日,根據深圳市國資委統一部署,深圳首批14家與社會民生關聯度高的市國資委直管企業正式發布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全面呈現市屬國資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擔當和作為。
除了具有一般企業的職能和屬性之外,國企還肩負著“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市民”的使命擔當。國企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不僅能夠系統化梳理自身的社會責任工作、高質量展示社會責任履責成果,還能增加國企透明度,增進社會公眾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理解和支持。深圳國資委統一部署首批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這14家國企,具有與社會民生關聯度高的共性,通過企業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有助于促進相關企業服務社會發展、服務民生幸福的國企天然屬性充分發揮。由此而言,國企社會責任報告是市屬國資國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承諾與宣言。
毋庸諱言,企業的傳統定義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國企也不例外。但也因為企業盈利的特性,有人對國企產生了一些偏見,實際上并非如此,很多國企與國計民生相關聯,有不少是其他企業做不好或者不愿做,而民生卻不可或缺的領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的是企業將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戰略、方式方法,其經營活動對經濟、環境、社會等領域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取得的成績及不足等信息,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總結,并向利益相關方進行披露的方式。毫無疑問,社會公眾是國企的利益相關方。面向社會公眾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本身也是國企的一份社會責任。了解是信任的基礎。充分了解到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社會公眾才能對國企產生進一步的信任,對國企的工作有更多配合與支持。
首批14家深圳市國資委直管企業2018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深圳國企履行社會責任的首份年度答卷,閱卷人是深圳廣大市民。從投控公司“聚合創新要素資源、服務城市科技產業創新”的企業戰略,到地鐵集團“讓城市加速發展、讓城市繁榮發展、讓城市綠色發展、讓城市和諧發展、讓企業活力發展”五個維度,再到機場集團“創新發展、安全運營、優質服務、低碳環保、和諧共進”的五大核心主題……一份份國企社會責任報告上寫著不僅是成績,更反映著國企勇擔社會責任的價值取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往往因為專業性較強,可讀性較弱,導致閱讀率一直不高。為克服這個弊端,深圳國企此次發布報告,特別以深圳普通一家人一天的幸福生活為視角,配套首發了《瞧這一家子|深圳國資與你我》H5,充分彰顯深圳國資國企拉近與社會公眾距離,增加彼此了解、信任,接受公眾監督的誠意。
回歸企業本位看,撰寫與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在復雜經營環境下,增進社會溝通,建立預警機制、防范風險和促進企業經營改革的價值創造過程。換言之,高質量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是企業打開可持續發展大門的一柄鑰匙,不僅當在國企全面鋪開,其他類型的企業也應積極主動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深圳首批發布的這些報告,具有模板價值,更有引領意義,彰顯了國企擔當,值得仔細閱讀、了解。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趙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