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深圳市委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安排,7月4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輕車簡從、不打招呼、直插現場,深入群眾反映問題最強烈的地方,檢視問題,督導整改落實。(7月6日《深圳特區報》)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來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鮮明特點和成功經驗,更是開展主題教育必須一以貫之的“規定動作”和方法要求。
開展主題教育,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不是為了“教育”而“教育”,最根本的還是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這種自覺和勇氣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找到“病灶”,才能對癥下藥。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各部門的群眾立場、群眾觀念顯著增強。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黨員干部為民服務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作風漂浮,方法簡單,自以為高明,看不起基層群眾;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消極應付、推諉扯皮、敷衍了事;有的還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搞形式主義、耍官僚主義,甚至給群眾出難題。
能不能聚焦解決這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試金石,也是衡量主題教育質量和成效的重要標準。如果在主題教育中,學歸學、說歸說、做歸做,將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流于形式,就不能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更不能聚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就難以達到主題教育“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目標要求,難以取得群眾滿意的效果。
到基層一線去,到群眾身邊去,到群眾反映問題強烈的地方去,深調研、細查找,把問題找準找實找深,擺在群眾的眼皮子底下,讓問題真正成為整改落實的靶標,這是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更走心的重中之重。深圳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把發現問題作為最佳切入點,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落腳點,注重作風轉變、注重問題導向、注重調研實效、注重成果轉化、注重統籌督導,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其不打招呼、直插現場,檢視問題,督導整改落實等“關鍵動作”,著實可圈可點。
有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問題,尤其是任何問題都不會自然消除,堆積起來都會成為“致命傷”。只有深入到基層一線接地氣、摸情況,坐穩群眾家里的“小板凳”,走熟群眾辦事的“泥濘路”,聽取真意見、查出真問題,從群眾“最盼”“最需”“最怨”“最急”之事入手,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重點查、全面改,深入查、持續改,查得干凈,改得徹底,才能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防止淺嘗輒止、散光跑偏,才能讓群眾“不操心、不煩心、不揪心”,對主題教育取得的成效真正認可、真心滿意。(南方網 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