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深圳新聞>深圳要聞>

      深圳口述史|張小梨:將優質專業心理服務帶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條評論立即評論

      深圳口述史|張小梨:將優質專業心理服務帶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讀:

      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深圳是一個既能追夢也能圓夢的地方,只要努力,年輕人的未來就充滿著無限可能。

      張小梨

      ▲2019年7月,張小梨(左三)和單位黨員到河源市和平縣慰問老黨員。

      ▲2019年11月,張小梨到梅州市豐順實驗學校為學生講心理課。

      ▲張小梨為留守兒童做心理輔導現場。

      深圳是一座包容性極強的城市,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深圳是一個既能追夢也能圓夢的地方,只要努力,年輕人的未來就充滿著無限可能。正因如此,我選擇來到深圳,并一直從事臨床心理咨詢工作,見證了深圳市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發展,也見證了市民對心理健康認識的轉變。

      張小梨

      1975年出生于廣東省豐順縣,天津大學教育學博士。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深圳市政協第六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國家高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心理保健師、婚姻家庭指導師、EAP咨詢師、青少年網絡心理導師。天津大學高端教育培訓高級講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廣東省婦聯家庭教育金牌講師、全國婚姻家庭指導師培訓講師,是國家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學理論創新》《職業教育與學生管理》主編。2009年被評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5年獲中國心理衛生事業青年英才獎、第八屆中國優秀心理衛生工作者等榮譽。

      口述時間

      2019年12月2日上午

      口述地點

      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

      本期采寫

      深圳晚報記者 邱志東 實習生 張曉彤

      支教期間,我通過一年的家訪,走遍了全鄉10個自然村里的100多個屯,走破了六七雙鞋子,與當地的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被評為“里當榮譽鄉民”

      1975年,我出生于廣東梅州。小時候家里窮,我們梅州的客家人都有一個要努力求學,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在這種環境下,我從小讀書特別刻苦,心想著將來有一天也能到大城市里工作。

      1995年,我考上廣東工業大學,讀的是師范類專業。我的數學基礎不好,大學的高等數學學得十分吃力,第一學期考了很低的分數,感到“沒有面子”的我下定決心要追趕上來。第二學期,我基本沒有參加其他活動,將高中三年的數學重新學了一遍。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期末考了90多分,當時老師都十分驚訝。這次經歷讓我明白,做事遇到困難不要緊,努力克服困難才是最重要的。

      1999年,我參加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省教育廳等部門組織的扶貧接力計劃廣西馬山項目,在廣西馬山瑤族自治縣里當中學當一名初中老師。支教期間,我通過一年的家訪,走遍了全鄉10個自然村里的100多個屯,走破了六七雙鞋子,與當地的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離開時,我被評為“里當榮譽鄉民”。

      成為心理咨詢師

      大學畢業后,我在佛山市婦女聯合會工作。有一次,一位50多歲的母親打電話向我們求助,說她的孩子游戲成癮,只要家里不給他買游戲機碟就摔東西,甚至以自殺相逼,現在正在拿著刀鬧。我來到現場一看,發現這個孩子只用刀背砍自己,便猜想他只想威脅家人。于是,我告訴他要用另外一面砍才會出血。聽到我這樣說這個孩子當場愣住了,我抓準時機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成功化解這場危機。

      事后,我卻感到后怕,萬一這個孩子真的因為我的話語傷害了自己怎么辦?我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去學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應對這些事情。在接觸心理學之后,我越發地喜歡這個學科,看了很多書也接受了一些培訓。2003年,國家組織了第一次心理咨詢師的考證,我通過考試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

      創立“心橋軒”工作室

      2005年5月,我選擇來深圳市寶安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工作。在新的崗位上,我的工作從以行政為主變成了以服務為主,具體負責兒童的培訓項目和活動策劃,涉及的問題也更加專業化。在走訪社區和舉辦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當時的居民急需家庭教育的心理學知識。于是,我向領導申請創立了“心橋軒”工作室,為當地居民提供心理咨詢、家庭教育、婚姻關系、親子關系等免費咨詢服務,希望為我們跟居民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

      當時,不少家長周末會送孩子來活動中心參加培訓班,學習繪畫等技能。與此同時,我們為家長組織有關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沙龍和提供一些相關書籍,讓家長們擁有更多學習相關知識和分享交流的機會。一段時間后,“心橋軒”由起初的三三兩兩咨詢,到最后每天咨詢時間排滿,咨詢問題涉及家庭教育問題、親子問題、婆媳問題、情感問題以及心理疾病。后來,我又開辟了“張老師信箱”和“張老師情感熱線”,為更多居民提供免費的心理咨詢服務。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如何給予需要幫助的人更多的心理支持?我深感任重而道遠。

      自掏腰包向災區兒童送書籍

      2008年3月,我調到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工作。這是一個秉著全心全意為婦女兒童及家庭服務的宗旨,以婦女兒童及家庭成員心理研究、心理咨詢應用、教育培訓、產品服務及信訪法律法規咨詢等領域為內容,向全市廣大婦女兒童及家庭提供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詢、保健、預防、培訓等服務的公益性、社會性、示范性服務機構。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我想到了災區兒童可能更需要的是能夠幫助他們學會自助的書籍。于是,我們在市里組織開展六一“情系災區小伙伴,奉獻愛心你我他”活動,向全市兒童發出倡議,以實際行動關愛災區的小伙伴,向隴南兒童送去特殊的“六一節”禮物。

      此外,我還自掏腰包將適合兒童自我輔導的《心靈美學系列》書籍500套,共3000冊寄往隴南,并配上一批自制的毛絨玩具熊,希望可以第一時間幫助災區的兒童。同時,我們還開通了一條24小時熱線,為隴南災區來深建設者提供及時、優質和專業的心理輔導,為1000多名來深建設者及612名在深務工川籍人員提供深度的心理咨詢服務。

      救助200多名

      有輕生念頭的人

      在深圳市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工作非常繁忙,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如何給予需要幫助的人更多的心理支持?我深感任重而道遠。

      2009年,一名女子半夜1點多打電話過來,不停地抱怨社會和生活,還說要割腕自殺。電話那頭,女子的情緒越來越激動,聲音卻越來越微弱。電話這頭,感覺到情況已十分緊急,我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情況,嘗試安撫她,了解她。同時,我悄悄撥打了110,希望警方能盡快找到她,挽救她的生命。

      在與女子交流的過程中,我得知她是因為被已婚老鄉欺騙感情并已懷孕5個月,而且男方還“消失”了,在絕望中才想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我意識到,此刻必須要讓她認清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我通過設身處地跟她聊天,從心理學層面、法律層面、道德層面開導她,讓她逐漸走出心理陰影,防止她繼續傷害自己,同時也為警方的行動爭取時間。待警方找到女子并成功對她施救之后,我立刻奔赴現場進行進一步的心理疏導,最后終于讓她完全走出陰影,繼續正常地生活下去。

      在我的心理咨詢生涯中,類似的故事還有不少。多年來,我通過心理輔導,救助有輕生念頭的人員200多人。

      把心理咨詢師請到居民家門口,將服務點直接設立在社區內,能夠讓市民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專業、優質的心理服務。

      在社區設立“陽光心靈工作室”

      從2008年開始,為了在社區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和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服務,我們陸續在全市范圍內的社區設立了多個“陽光心靈工作室”,這是由深圳婦女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設計、組織、指導,整合資源,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要方式,在社區、工業區、企業組織內建立的為婦女兒童及家庭成員和來深建設者提供心理健康知識、情感婚姻關系、家庭教育知識等普及和一對一指導的綜合性、公益性、非營利專業服務項目。

      把心理咨詢師請到居民家門口,將服務點直接設立在社區內,能夠讓市民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專業、優質的心理服務,以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化解矛盾、改善鄰里關系、促進家庭穩定、增進社區和諧的作用。除了我們中心的心理咨詢師,“陽光心靈工作室”還聘請了經驗豐富的專業心理咨詢師,免費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作為工作室的專業督導,我見證了“陽光心靈工作室”項目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和運作模式,探索出一條“婦工+心理咨詢師+義工”的服務道路。相關市領導在調研“陽光心靈工作室”后,肯定這一系列措施為“社會提供了潤滑劑”。

      擴大服務范圍讓更多人受益

      除了在社區內設立服務點,“陽光心靈工作室”還通過“陽光女工”“陽光家長”等項目,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

      2017年6月,“陽光女工”項目進駐深圳某公交公司。當時,我們了解到女乘務員小林的情緒很不穩定,還有輕生念頭。我們的專業心理咨詢師立刻找來小林,她一進咨詢室就大哭起來。原來,幾個月前丈夫因為出軌與她離婚,就在小林最痛苦的時候,父親卻突然因病去世。小林覺得世界坍塌了,她無法安睡、經常失聲痛哭,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咨詢師通過交談讓小林的情緒得到緩解,測評后鑒定小林為輕度抑郁癥狀。小林開始了每周一次、連續10次的心理咨詢。一年之中,小林在家人、朋友和心理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漸漸走出陰霾,恢復了爽朗的性格。

      33歲的市民小榕(化名)原本是個開朗愛笑的女士,可是在生完二胎后突然性情大變,她情緒極端低落,對剛出生的女兒沒有一點興趣,經常半夜醒來哭泣。小榕媽媽過來幫她帶孩子,可是她看到媽媽就難受,總和媽媽吵架,和老公吵架,一家人不得安寧。于是小榕的家人向社區的“陽光家長”項目傾訴,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根據心理測量結果及行為、心理表現和反應,小榕被初步診斷為產后抑郁癥,開始接受專業治療和輔導。在半年的時間內,小榕一家接受了11次面談,2次電話會談,參加了兩次督導會議,通過彼此傾談了解,達成了理解和共識,小榕也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享受到兩個孩子帶來的滿足感,走出了產后抑郁癥的陰影。

      “陽光心靈工作室”成立至今,一直在幫助當事人培養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全市86個社區設立了陽光心理工作室,服務家庭15萬、服務人群50萬人次,間接服務人群將近200萬。這個服務量對深圳來說很微小,我們還應該繼續擴大服務規模,提升服務質量,將專業的心理服務和溫暖的關懷帶給每一個有需要的市民。

      深圳作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國家試點城市,正式啟動試點工作,這是對包括我在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者的巨大肯定。

      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2010年,我開始研究留守兒童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一次,我到外地的留守兒童家里家訪,有一個孩子拿出20元對我說:“叔叔,你能不能幫我把這錢帶到深圳交給我的父親?我想用20塊錢買他兩個小時的時間。”孩子的舉動對我震撼很大,他們對愛有強烈的渴望。之后,我決定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建設,每年抽出20至30天時間做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工作。

      2014年,我再次回到廣西馬山,參與了為期兩個月的留守兒童心理幫扶工作,主要負責留守兒童的心理評估和實地調研。工作中,我發現這些留守兒童因為很小就離開父母,長期生活在缺乏父母直接關愛與呵護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容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對此,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上課時間,我利用中午、晚上時間采取心理健康課與一對一咨詢輔導相結合的形式,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困惑。回來之后,我為孩子們設立了遠程的“陽光心靈工作室”,通過線上視頻通話,給他們提供長期的線上課程和有效的、及時的心理咨詢服務。

      見證深圳市民

      對心理健康認識的轉變

      回想剛到深圳工作時,心理咨詢并不被人們接受。懷疑、誤解、拒絕是人們常有的態度。如今,通過多年努力,市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早已煥然一新,將心理問題視為“普通的感冒”,而不再是“精神病”,會主動尋找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今年7月,深圳作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國家試點城市,正式啟動試點工作,這是對包括我在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者的巨大肯定。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大對社區居民心理健康服務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構建,加大對企業、來深建設者心理健康服務力度,提升原有心理咨詢師的質量。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實踐者,今后我將繼續堅守在深圳的心理咨詢行業,將優質、專業的心理服務帶給更多有需要的深圳人。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編輯:劉婷]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午夜福利小视频免费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