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秋明就近期系列教育熱點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根據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未來3年全市將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這樣的消息,讓不少深圳人感到振奮。
對于大家關心的深圳“高中園”選址問題,陳秋明介紹說,深圳目前規劃了4座“高中園”,選址分別在坪山區、龍崗區、光明區、深汕合作區。其中前3座計劃在2022年之前建成,深汕合作區的“高中園”計劃在2022年之后建設。同時,政府投入4.5億元,全面推動義務教育學校的午餐午休工程。目前,深圳共有705所義務教育學校可以提供校內午餐午休服務,占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的96%,惠及了50.2萬名學生……
不久前,深圳人的朋友圈被一篇有關“綜評”的微信文章刷屏,文章閱讀量也達百萬+。這篇文章讓人們對“綜評”乃至深圳教育有了更多關注,間接推動了相關制度變革。文章作者的網名叫李錦,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經過這次“綜評”討論,她覺得“深圳教育,未來可期”。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教育問題牽動著家長們的心,也關系到國家的未來。一直以來,深圳的學位問題、優質教育資源供應問題、高等教育問題等等,都備受關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大背景下,直面現實,實現“學有優教”,是擺在深圳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眼下,深圳的高等教育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短短幾年時間里,包括南科大、港中大(深圳)等一批知名高校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諸如深圳技術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也相繼開學招生,而更多極富特色的高校亦在規劃和建設之中。與高等教育相比,補齊基礎教育短板面臨的困難和需要做的工作更多。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有針對性的大手筆正浮出水面。比如未來3年全市將新改擴建30所公辦普通高中,新增學位6萬個,等等,讓人感覺到一股子干勁,讓人覺得“深圳教育,未來可期”。
在教育領域,很多問題是歷史形成的,要改變,不容易,但很多問題又確實是等不得、等不起,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這個時候,就要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打破常規,創新路徑,實現突破。
深圳以“速度”聞名,在推動教育發展方面,也應該展現不一樣的效率。目前深圳教育已經按下“快進鍵”,公眾期盼能有更多的大動作和大手筆,讓深圳教育與城市的地位和發展相得益彰、相互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