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林玟珊 通訊員 陳璞)2月17日,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局醫療器械科科長陳劍標在疫情抗擊戰中的第二十九天。“不好意思,大過年的打擾您。現在醫用口罩等醫療物資非常緊缺,咱們公司能不能盡快復產,我們會全力配合,解決復工困難。”這是這些天里,陳劍標接到動員應急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任務后,與企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省、市作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龍崗區各級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成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局醫療器械科正是此次應急物資保障小組的主要成員單位,其職責為協調應急物資采購,參與區應急物資信息的收集,協助區衛健部門物資采購審核工作,與區工信局、科創局等部門共同協助區內應急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提升產能。
除夕接復工復產緊急任務
但區應急物資企業皆停工放假
除夕前一天的晚上,還沒來得及籌劃春節如何陪陪老婆孩子的陳劍標就收到了一項緊急任務——做好動員應急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通知下得很急,我能想象出疫情的突發性、緊迫性、嚴重性。”陳劍標沒有和家人解釋太多,便匆匆返回崗位,迅速查找區內應急物資的持證生產企業和配套企業。結果顯示,龍崗區應急物資的持證生產企業有8家。隨即,陳劍標逐個給企業打電話,然而讓他失望的是,春節期間這些企業已經停工放假。
“第一輪電話打完以后,感覺有些挫敗,沒有一家企業能明確地回復我,打算什么時候復產。”陳劍標說,企業停工在他預期之內,當時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動員企業趕緊復工,獲取更多的渠道,生產更多的醫療物資。年三十上午,陳劍標再次接到市局相關處室的通知,要求上報企業產能、復產預期和復產存在的困難。此時,他能想到的辦法只能是反復動員。陳劍標再次以“不好意思”開場,開始第二輪的溝通。結果依然“慘淡”,企業普遍反映,去年的經濟形勢不理想,工廠比往年都更早放假,大多企業都計劃元宵后才開工。最關鍵的一點是,不少企業原材料備貨不足,工人和原材料問題是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
以“不好意思”開場經三輪溝通
區一半應急物資企業愿復工復產
在動員企業復工的同時,陳劍標也在積極向外拓延尋找物資,一天下來,手機嗡嗡響個不停,上百條信息都是跟醫療物資相關。就在他還在積極想辦法時,年三十晚九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打來電話,要求明確企業復產的具體日期。陳劍標又拿起電話,與企業開始了第三輪溝通。“疫情就是命令,我對這句話理解得特別深刻,那幾天,我滿腦子都是如何趕緊讓企業復產。只要能復產,啥困難我都愿意去解決。”陳劍標說,在每一通電話結束前,他都會再引用補充一句:“國難當前,匹夫有責。希望大家都能在國家危難之時作出犧牲,為國家能闖過這道關貢獻力量。”原以為又是一次無效溝通,當晚,有4家公司的負責人在電話中明確回復他,正在著手為復產做準備。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讓一籌莫展的陳劍標掃去愁云,他緊鎖的眉頭稍稍得到舒展。
陳劍標(左一)等指導協助轄區某企業順利取得全市第一張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備案憑證
年初一早上,陳劍標剛到辦公室,某企業的生產負責人就打來電話,說正在趕回深圳的路上,幾名技術工人也將在明后兩天到位,明確于年初三開工復產;中午時分,某科技公司負責人打來電話,稱正招集省內員工回深,預計年初四開工;當天下午,某生物公司負責人從迪拜打來電話,將提前結束全球醫療器械展的參展行程,改簽機票回深,預計年初五開工。“這三通電話是我大年初一聽到的最動聽的聲音。”陳劍標笑著說,企業的舍小家為大家,舍小利顧大局的行動,讓他深受鼓舞和觸動,也深切感受到了在國家危急時刻,全民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深入復工復產企業指導
“一企一策一人跟”
安排專人跟蹤解決企業問題
隨著企業復產計劃的敲定,陳劍標帶領醫療器械科密集到上述企業調查摸底,積極與工信、人力資源、街道等部門協調解決企業原材料、用工、宿舍等問題,為企業復工掃清障礙。同時為解決政府合規采購的問題,在省藥監局出臺相關政策的第六天,陳劍標便指導協助轄區某企業順利取得了全市第一張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備案憑證。
保生產,就是保證疫情防控的戰斗力。為了讓產能迅速釋放,陳劍標帶領醫療器械科采取“一企一策一人跟”的原則,安排專人跟蹤解決企業問題,統籌協調,調動有相應技術能力的設備制造商,為龍崗區現有生產線進行維修、保養和調適。為了讓口罩盡快投入使用,他們幫助未建設滅菌和檢驗設備生產企業,聯系其他有完善設備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協助進行滅菌和檢驗。隨著一條條生產線的重新開啟,轟隆隆的機器聲里,陳劍標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守一方土,盡一份責”
企業復產的事情落定,年初四,結束一天工作的陳劍標感覺到家中有一絲“異樣”。以前他們兩夫妻在孩子面前“爭寵”時,總是受到冷落的他,現在格外受孩子歡迎,一見到他,兩個兒子爭相“纏”著他,變得很熱情。陳劍標和妻子聊起這些“反常”時,妻子輕聲笑著說,“兒子說,你是他們的英雄。”
疫情形勢嚴峻,每天的早出晚歸,讓陳劍標覺得有必要和家人“保持距離”。便讓妻子帶著孩子去了父母家住。一天晚上,他在與妻子視頻聊天時,妻子嗔怪道,“你這個春節算白過了,別人都是一家老少團聚,你每天早出晚歸,天天到廠里去,現在疫情這么嚴重,還接觸這么多人,一定要注意好自身防護。”大兒子這時湊到電話前跟說,“爸爸,我想你了。媽媽前天生日,你給她送什么禮物了?”陳劍標這才記起來,自己只顧忙工作把妻子生日忘了。看到陳劍標支支吾吾的樣子,兒子悄悄說,“媽媽沒有怪你,因為媽媽也說你是英雄。”頓時,陳劍標的眼眶濕潤了。
“我只是應急物資保障戰線上的其中一員,守一方土,盡一份責,對于物資保障,全區上下個個心急如焚,都在絞盡腦汁提高產能。”采訪中,陳劍標聲音有點沙啞,略帶疲憊。他說,所有接到任務的企業都積極配合,不討價還價,不計較得失。目前,龍崗區醫用和民用口罩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現有產能的恢復達到了80%。此外,不少有能力的企業也主動加入到應急物資的生產行列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指示,會同工信、科創等部門協助相關企業轉產、投產,龍崗區口罩產能將會迎來集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