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董非 通訊員 黃艷 陳斯)她們,有的是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有的是年過花甲的黨員,有的是家庭主婦……但為了守護共同的家園,她們毅然走出家門,走進社區,義無反顧沖在社區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她們,就是粵海街道龍城社區巾幗抗“疫”志愿者小分隊隊員。
最美天使——李寧
和愛人一樣,李寧是戰斗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工作繁忙而辛苦。盡管家里還有腿傷未愈的婆婆和上小學的兒子需要照料,但她依然投入到“堅守疫線、守護家園”的義工隊伍中。幾次物資捐贈,她還把自己好不容易省下的酒精、口罩、防護面罩等緊缺物資捐獻出來。在單位,她是抗“疫”白衣天使;回到家,換上紅馬甲,她化身“家園守護神”。雖然戴著口罩,但她明媚的微笑、、細致的叮嚀,像春風拂面、驅散陰霾,像和煦陽光、溫暖心靈……
黨員模范——劉芷嵐
芷嵐大姐是抗“疫”小分隊的黨員代表。64歲的她,一聽到龍城婦聯號召志愿者支援一線,就主動報名來守護家園。核實返回人員身份、詢問行程、分類登記、發放居民出入證……再三核查,一絲不茍。危難時刻顯身手,越是艱險越向前。芷嵐大姐用她默默的堅守,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鏗鏘玫瑰——張玉紅
疫情就是命令。從接到命令起,身為龍城社區婦聯專干的張玉紅就主動放棄休息,開始了對這座城市萬家燈火的守護……夫妻二人都是抗疫一線的社區工作人員,公公生病、孩子在家,她卻無暇陪伴,每天早出晚歸,奔忙在抗“疫”一線,協助摸排值守、整理數據,任勞任怨。在疫情嚴峻、一線值守人員告急的情況下,她積極動員婦聯姐妹加入義工隊伍,為疫情防控增添“巾幗力量”。
勇于擔當——彭建華
彭大姐是小區出了名的熱心人。作為小區業主,在疫情發生后,面對小區物業缺人缺物的困境,她主動站出來,一邊積極組織、號召業主抗“疫”自救,一邊向社區申請援助。在她的奔走動員下,業主紛紛慷慨解囊,小區義工隊也成立起來,同時得到了社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贏得了先機和助力。
雪中送炭——黃艷
黃艷是龍城社區婦聯執委,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女兒今年即將高考,家中老人和孩子也需要陪伴和照顧。疫情發生后,她在業主群積極傳遞正能量,呼吁鄰里守望相助,身體力行大家排憂解難。她關心居家隔離的鄰居,主動為他們購買生活必需品。在報名投入到抗“疫”一線的同時,她還帶動小區的居民共同參與,與社區和小區業主、物業一起堅守“疫線”,守護家園。
她們沒有慷慨激昂的語言,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有的只是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在群眾需要時的迎難而上。她們頂起了龍城社區疫情防控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