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智慧精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四論落實重點任務清單創造更好更優營商環境
善假于物者,易于成。
《深圳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圍繞“一網通辦、智慧秒批、精準服務”,重磅推出了“十大智慧精準服務”。智慧先行,是深圳創造更好更優的營商環境的一個鮮明特征。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特別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智能科技,極大地提高了各領域決策的信度與效度。可以說,誰善用科技創新之力,誰就擁有先發優勢。優化營商環境“智慧先行”,就是要借智能科技創新之力,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智能化、精準化水平,為市場主體提供規范、便利、高效的政務服務。
智慧先行,深圳有優勢。近年來,深圳“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漸入佳境,以智慧化“城市大腦”助力“放管服”改革提速提質提效的做法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是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關鍵一招。深圳要堅持智慧賦能,繼續擴大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的規模效益,為優化營商環境插上智能科技創新翅膀。
智慧先行,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政府服務的效率。智能科技創新應用能進一步突破企業與政府的時空差異。打通政府部門的數據壁壘,全面實施“一站辦”“一窗辦”“一次辦”;深入推進統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海量微服務+綜合移動入口”,實現政務服務集成化、一體化;加強政務服務反饋,巧用算法合理調配政務服務資源,對企業高頻審批服務需求實現“秒批”或研究予以“免批”;洞悉公共服務需求,精準推送政務服務,化“有求必應”為“應先于求”。重點任務清單推出的“十大智慧精準服務”,將顯著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實現政府與群眾、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節約大量時間成本、經濟成本、行政成本。
智慧先行,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持續提升政務服務的品質。智能科技創新應用更具“大局觀”“洞察力”,能夠輔助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學性、全局性。深圳要以“十大智慧精準服務”為抓手,打造智慧政務“拳頭項目”“招牌產品”。要善用政務數據,分析市場和企業動態,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解決方案;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降低誤差率、失誤率,探索“無人工干預”審批,提高審批公平性;推動各類信息交換共享,以“智慧金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智慧監管”提示企業規避違規風險,以“智慧登記”避免市場交易糾紛增加“數字政府”透明度,等等。智慧先行的新應用,打開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思路和途徑,使技術真正服務于廣大市民,服務于企業競爭力提升,服務于城市可持續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時代提出來的新問題,總要用創新的思維去應答。堅持智慧先行,結合“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建設,加強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用科技創新硬實力為政府服務賦能,持續優化城市營商環境,將成為深圳決勝未來的重要砝碼。
■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